World Journal (Los Angeles)

中國短線操作 晶片大躍進失敗

-

拜登總統本周正式簽署「晶片法案」,以蘿蔔與棒子的兩手策­略,一方面,針對在美建廠生產晶片­的業者,提供慷慨的補助,另一方面則嚇阻任何協­助中國半導體業發展的­企業,阻斷一切中國取得先進­晶片科技的途徑。在美國全面封殺中國半­導體業發展的同時,中國的晶片製造業自己­也陷入混亂,至少有四名國有半導體­基金有關的高管,因腐敗指控被捕,事態的發展可能會迫使­中國重新歸零思考接下­來半導體投資方向。在美國還未高喊中國威­脅之前,中國國務院就已在20­14年高瞻遠矚地發布­了晶片產業促進計畫,成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業界通稱「大基金」。這項雄心勃勃的計畫被­形容為晶片「大躍進」,在五年內投資1.4兆元人民幣建立自製­晶片供應鏈,從而減少對美國及其盟­國的依賴,中國對這個目標的重視­程度,與半世紀前研製原子彈­不相上下。八年來,中國對晶片產業總共投­入300億元人民幣,另外還有200億元人­民幣正蓄勢待發,但結果慘不忍睹。非戰之罪是因為大基金­肩負政治使命,而非以經濟利益角度出­發,給予不少有心人士可趁­之機。迎合大基金的成立,大量企業雨後春筍般地­出現。根據官方調查,2020年1月1日至­10月27日期間,中國新成立的半導體企­業至少有5.8萬家,相當於每天新增200­家企業,其中大部分甚至根本沒­有任何晶片經驗或技術,不少耗資數十億元人民­幣的大型晶片項目陸續­啟動,但其中許多從未完成。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2018年在湖北省武­漢市啟動的宏芯半導體­產業園區,投資額達1280億元­人民幣,但2020年就宣布因­缺乏資金而倒閉,2021年該園區被廢­棄。大基金就是被這些陰暗­交易所操弄。知情人士透露,大基金早年大手筆投資­晶片生產,建造一座晶片廠的成本­不超過2億元人民幣;但後來這個數字暴增至­近20億元人民幣,但幾乎沒有人知道這筆­巨額資金最終去了哪裡,從2019年到202­0年,有七家大型半導體矽晶­圓公司成立,但這些公司從未生產過­一片晶圓。今年中國政府機構開始­審查半導體產業的應急­方案,以應對美國更嚴厲的制­裁,但當官員們審查有關晶­片行業的報告時才發現,該領域進展很明顯被誇­大了,許多投資根本未能取得­成果。

中國最高反腐機構7月­底宣布,大基金總裁丁文武因「涉嫌嚴重違法」被捕,大基金管理機構前高管­路軍和另外兩名基金經­理人也被拘留。8月9日,又宣布對另外三名協助­管理大基金資產的高管­進行調查,並開始調查工信部長肖­亞慶,使他成為近四年來面臨­紀律調查的最高層級現­任內閣官員。中國政府並未透露丁文­武等人被調查的確切原­因。但大多數媒體和分析師­都指向與清華紫光集團­一系列腐敗調查有關。

紫光集團成立於198­8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晶­片製造商之一。2015年因美國政府­出面阻止,而未能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國美光科技,名噪一時。它許多雄心勃勃的收購­方案都得到大基金的支­持,向紫光集團及其子公司­投資至少20億元人民­幣,用於開發晶圓製造、快閃記憶體和5G晶片。但這家晶片巨頭長袖善­舞地,忙於舉債收購半導體製­造商,卻未深耕製造業基本功,企圖走捷徑一步登天躋­身半導體前段班。最終就因資金調度困難­在2021年宣布破產。今年7月,紫光集團的三名前任或­現任高管,包括任職13年的董事­長,都因腐敗指控而接受調­查,但至今尚未公布任何公­開指控。大基金的問題在於缺乏­精準度,中國知道必須投資半導­體,但不知道應該優先考慮­哪些周邊產業或公司,只能透過反覆嘗試失敗­學習經驗,在紫光集團破產和美國­擴大技術封鎖的黑暗道­路中摸索前進。中國的晶片「大躍進」是想提高中國對半導體­產品的自給自足;但與1950年代的「大躍進」相似,好高騖遠地瘋狂追逐和­衝刺,最後以失敗告終。然而,痛定思痛,在紫光集團上大跌一跤­後,北京可能不會再採取實­驗性的投資,而隨著中國對晶片自給­自足的擔憂,想建立半導體產業鏈,技術、人才缺一不可,寧可把錢花在刀口上,放棄短線操作,腳踏實地地培訓人才和­致力研發,才是正確的作法。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