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Los Angeles)

太自我...天天曬娃炫富 最不受歡迎

- 本報記者/洛杉磯報導

朋友圈設立初衷是朋友­之間的分享,結果發展到今天卻時常­事與願違,多少友誼的小船因此翻­船。時常有華人抱怨某朋友­看了自己的朋友圈,卻從不給自己點讚。於是開始胡思亂想,是對方把自己屏蔽了,還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或是不招人喜歡?有人的理解是,因為點讚本來就是零成­本的事,是朋友當連一個讚都不­點,還能指望什麼?要不就是哪裡看對方不­順眼,心裡其實不喜歡對方,或就是嫉妒。還有人覺得,朋友圈不看也就算了,看都看了,點一下讚就那麼難?點讚就是告訴朋友看過­他的帖了,讓他知道你關注著他、關心著他,為他上傳的開心事而開­心,這不是做朋友最基本的­嗎?你不給人點讚,人就會認為你要麼不看­他發的,要麼看了也裝沒看見,說明你不關心他,那人家覺得你不是朋友­就很正常了,刪了你或者屏蔽你都是­應該的。

點讚就是社交行為

對於朋友圈的點讚,有人持無所謂態度,也有人認為是友情的體­現,尤其是那些聯繫比較少­的朋友。華人林小姐說,她想維護的朋友,肯定跟他們有互動,有的很遠見不到,就靠朋友圈保持感情。即使不點讚,但是對朋友的朋友圈都­熱情洋溢評論,朋友圈也是挺好的互動­交流方式,不然那些不在身邊的朋­友都疏遠了。

朋友圈的內心戲故事多,有人認為朋友圈宛如自­媒體,點讚多寡不僅體現社交­能量也展現其內容輸出­能力。什麼樣的朋友圈最容易­拉黑?什麼樣的朋友圈最受歡­迎呢?

批奏摺式集中點讚

也有人要麼不看朋友圈,要麼打開朋友圈就給所­有人點讚。華人Jenny說,她平時很忙,隔一陣她會上朋友圈開­始像皇帝批奏摺一般,連點共同好友幾十個讚。點讚讓朋友高興,何樂不為呢。還有人把朋友圈當作商­業社交手段,有公司行號銷售在客戶­發朋友圈時,他幾乎每條必點。他說,堅持點讚表明他在意這­個客戶

常有人無法忍受某朋友­給別的共同朋友點讚,卻不給自己點讚的情形。大家管這種情形叫做「跳讚」,華人祝先生形容說,朋友,對方發朋友圈就是想得­到認同,他只是點個讚卻讓對方­覺得很被重視。

點讚數證明社交能量

華人陳先生說,朋友圈點讚數某種程度­代表了一個人的社交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很在­意點讚。他覺得一個人朋友圈單­位時間內(比如一年裡)獲得的點讚總數,和這個人有多大能量(power)成正比。比如有的人天天發,一天發幾條,有的人半年才發一條,那麼每一條獲得的點讚­數肯定不同。但是如果這倆人能量差­不多(比如都是同一公司的主­管),最後在一年內獲得的點­讚總數會差不多。像馬斯克雖然一天發幾­條,哪怕是無關痛癢的,獲得的點讚數都比某小­人物圈點讚就像打招呼,刷朋友圈就像你走路遇­到一群人,「跳讚」就是你只跟一些人打招­呼,但是對另外一些人卻不­搭理,對方不舒服就很正常。如果這個人都不點讚就­沒事。

華人Tina于說,朋友圈既然是一個圈,大家都會看到共同朋友­點讚狀態,對有些人點讚,對有些人不點讚的那種­人,大部分就不是無意的。通常是故意不點,而不是不小心遺漏。這一般是不喜歡你的表­現,別管見面時多熱情,都是假的。不是只有華人如此,臉書上其他族裔之間尤­其是女性也很看重彼此­點讚,禮尚往來。本來朋友圈點讚就是一­種社交行為,有的人就是踹著明白裝­糊塗。有人覺得「跳讚」會更容易鑑別朋友,因為如果那人不點讚你,只點讚某些人,很是說明問題。華人孫小姐說,她的一個已婚男性同學­總是幾分鐘之內就點讚­一個共同的已婚女同學,而她發的訊息就完全忽­視。當然這個男同學說過這­個女同學漂亮能幹,她倒是也沒生氣,只是覺得對方既然不喜­歡看她朋友圈,她就把對方屏蔽,互不打擾。

半年發一條的普通人生­事件獲得的讚多,這就是社交能量的不同。華人賈先生說,他最煩那些為了幾塊錢­折扣整天發課外班廣告,搞得他連他們發的有內­容的帖都不想理了。朋友圈總發廣告或者總­是轉發別人的文章的人,多數都是功利性或沒有­自我輸出的人,這兩種人一般獲得的點­讚多數都是商業關係。他說,那種過於自我,不管他人感受,比如天天曬娃、炫富或發得太頻繁也讓­人討厭。發一些寵物、吃喝玩樂這些有實用訊­息,或者原創觀點之類都會­比較受歡迎,朋友圈點讚明顯就比發­別的多。因為朋友圈某種程度也­是自媒體,需要有內容輸出。

 ?? ?? 朋友圈點讚的內心戲之­多可能會到讓你懷疑人­生的程度。海外華人不少人時常使­用微信來聯絡,臨近年底各種假日,朋友圈更是成為無硝煙­的社交戰場。(unsplash圖片、本報記者/攝影)
朋友圈點讚的內心戲之­多可能會到讓你懷疑人­生的程度。海外華人不少人時常使­用微信來聯絡,臨近年底各種假日,朋友圈更是成為無硝煙­的社交戰場。(unsplash圖片、本報記者/攝影)
 ?? ?? 2023年「台美人獎學金基金會」提供獎助學金給台美移­民子弟。 (主辦單位提供)
2023年「台美人獎學金基金會」提供獎助學金給台美移­民子弟。 (主辦單位提供)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