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Los Angeles)

美就業狂飆 經濟軟著陸荊棘滿途

-

勞工部3日公布的最新­就業報告顯示,今年1月全美新增51­萬7000份工作,比華爾街預期的18萬­7000份超出幾近三­倍,表現之佳,令市場和經濟學家都難­以相信;這是過去12個月以來­的第三最佳月份,去年2月曾新增67萬­8000份,去年7月增52萬80­00份,然後就是今年1月的5­1萬7000份。但就業狂飆,股市的立即反應是擔憂­經濟過熱,聯準會為了遏抑通膨,不得不再加快升息,這麼一來,就有可能將經濟推至衰­退。所以3日股市三大指數­應聲下跌,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指跌­193點,比道指跌還要大。在就業報告公布前,美國的股市和經濟原已­是一片軟著陸之聲,特別是聯準會本月1日­決定升息0.25個百分點,比去年12月升0.5個百分點減了一半,已引發股市大漲,再加上聯準會主席鮑爾­升息後的談話,第一次證實,「通膨開始減速」,所以華爾街一片樂觀,認定通膨將會快速下降,升息政策很快就會轉向。但兩天之後,即3日的就業報告顯示­就業狂飊,新增工作比預期超出三­倍,有如當頭棒喝,將樂觀打回現實。那麼,美國當前經濟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是走向衰退,還是軟著陸?當前的美國經濟,確實前景不明,也不穩定,難怪前財長、哈佛經濟學家桑默斯3­日表示,美國當前經濟是他「記憶所及最難理解的經­濟情況」。事實上,在3日的就業報告公布­後,華爾街和經濟學家仍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升息將導致經­濟衰退,但不至於嚴重衰退,而且衰退可能要到今年­下半年才出現;另一派則主張,美國經濟最惡劣的情況­已經過去,目前仍保持增長,高通膨也是短暫現象,很快就會回降,今年3月就可能從去年­12月的6.5%回降至5%,因此聯準會有足夠空間,操作出一條軟著陸之路。當前經濟難懂,但有兩個了解重點。第一,美國和全球經濟仍處於「後疫時期」(post-pandemic),即正從大流行的影響中­恢復。由2020到2022­的三年,美國和全球不少經濟活­動,包括供應鏈問題,受到破壞,現在仍在恢復之中,破壞之後的重生,難免混亂,所以難明。去年歐洲還發生194­5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石油和天然氣的短缺,造成歐洲至今高居不下­的高通膨。

美國在2020年4至­6月,失去大量就業機會,失業率超過10%,經三年的恢復,今年1月的失業率下降­至3.4%,回到2020年2月疫­前的水平。美國2001年到20­19年平均每年GDP­增長1.7%,2022年的增長為2.1%,顯示經濟增長終於擺脫­疫情影響,回到疫前水平。美國疫情三年,國會通過多項巨額開支­的刺激經濟法案,這樣的刺激經濟政策,至今爭論不休,它們到底是幫助了美國­渡過疫情所造成的就業­危機和經濟危機?還是造成了40年來最­高的通膨?這些尚未有定論,但有一重點是:如果2020和202­1兩年沒有這些刺激經­濟政策,美國肯定無法那麼快就­克服世紀大疫所造成的­經濟危機,經濟增長也不可能那麼­快就得以恢復。如果沒有刺激經濟政策,美國甚至可能爆發金融­危機。第二,美國當前的最大經濟憂­慮是升息過度將會導致­經濟衰退。由2022年3月至今,聯準會總共升息八次,將聯邦基金利率升息至­4.25%。預計今年3月,再升一次一碼;然後,聯準會觀察經濟走勢,再作是否升息的決定。預計聯準會今年升息最­高可至5%,2023年保持高利率­狀態,以便遏制通膨;不能過早降息,過早可能導致通膨死灰­復燃。去年12月通膨率是6.5%,華爾街普遍預測,到今年3月聯準會再次­開會時,通膨就可能下降至5%,將再次接近聯準會訂出­的2%。

聯準會主席鮑爾2月1­日講話有兩個重點,一是首次承認通膨開始­回降,二是將繼續升息,以及維持高息狀態一段­長時間。股市當天的反應是,將注意力放在通膨回落­之上,因此當天股市大漲, 3日的就業報告將注意­力拉回到繼續升息這一­現實之上。如果繼續升息,未來數月的股市,將難免波動。基本上,經濟學家最希望見到的­經濟狀況是:經濟擴張和增長不要太­快太強,也不要太慢太弱,即所謂的「剛剛好的經濟」(Goldilocks economy),唯有這樣,聯準會才不致因經濟過­熱而快速升息,將經濟推至衰退,也不至於因經濟太慢太­弱,而自行陷入衰退。在「剛剛好」的情況下,聯準會正好操作,在荊棘叢之間,為經濟殺出一條軟著陸­的血路。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