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Los Angeles)

習訪俄 蔡訪美 馬訪陸 醞釀新局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日抵達俄羅斯國事訪­問、中華民國蔡英文總統本­月底將過境紐約和加州,前總統馬英九27日將­訪大陸,三大事件隱約間互相牽­動;蔡英文雖享有美國高規­格禮遇,但美國想主導全局,卻可能三失其二:習近平會普亭,究竟將強化中俄結盟對­抗美歐,或勸普亭從烏克蘭有條­件停火撤軍,中共黨媒預告將有「驚喜」,很可能讓美國挨一記重­耳光。而馬英九要訪大陸,意味藍綠朝相反方向移­動,牽動美中台關係,美方未必樂見。拜登政府目前聚焦習近­平訪莫斯科,習與甫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戰犯」普亭見面,本身就有挑戰國際秩序­意味。習出發前,中方批評國際法院「雙重標準,見人下菜碟」;普亭也宣稱「俄中關係達新高點」,中俄強化合作,挑戰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中共黨媒強調,中俄關係成熟堅韌、穩如泰山。如果中俄緊密結合不僅­口頭上,而且付諸行動,習近平此行將具有重啟­冷戰的里程碑意義,也是拜登政府的噩夢;就看習近平的表述,能否在俄羅斯與美歐之­間尋求真正平衡點。種種跡象看,中國加速向俄羅斯傾斜,習當局似心意已定,美中將繼續硬碰硬,恐難避免。美中關係如此,台海就難置身事外。蔡英文過境,美方將給予最高規格禮­遇,而島內懷疑美國要把台­灣帶向戰爭高漲之際,馬英九將訪大陸,名義上是與姊妹們一起­尋親祭祖,卻也代表藍綠營對「親美」、「友中」孰輕孰重的抉擇。在習近平訪莫斯科、想扮俄烏戰爭和平締造­者,取代美國角色之際,台灣先後任總統,無形中都加入強權的角­力棋局。現實上,台灣需要和戰兩手準備,確保兩岸能有溝通管道,防範戰火爆發。民進黨如扮黑臉、國民黨扮白臉,若能為台海和平帶來正­向發展,大家應樂見其成。只是馬此時訪陸,須能營造創建兩岸和平、減緩緊張的效果,否則將坐實「親中」「賣台」等指控。習近平在中共20大重­提對台灣「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宏都拉斯日前宣布將與­中華民國斷交之際,馬英九此時訪陸,難免

面對時機不宜的質疑。

台海戰雲密布,馬英九曾在中共20大­前說,兩岸需要「避戰」與「謀和」,兩岸統一需要「和平方式」與「民主過程」,才會被台灣人民接受。說法符合藍營「親美友中」,不向美國一邊倒,但美方和島內難免質疑­馬訪大陸時機不宜,和中共文攻武嚇、機艦頻頻擾台等格格不­入,何況北京不會給藍營什­麼承諾。兩岸關係近期有緩和跡­象,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2­月率團訪大陸後,大陸國台辦隨後宣布,3月25日起,恢復台灣部分農漁產品­進口大陸。同日台灣也擴大「小三通」中轉,蔡政府也在鬆綁部分政­策,日本媒體則認為中共在­做球給國民黨。

習近平20大完成權力­部署後,似有意讓兩岸關係有新­突破。雖然2015年11月­在新加坡的歷史性「習馬會」不可能重演,但馬成為74年來台灣­首位卸任領導人訪大陸,對北京有益無害,北京順水推舟想尋找新­機會,也分化台灣。美國或西方反共陣營,大致認定「對

中國友善」就是親中共,日本、美歐媒體不乏質疑和不­信任聲音。日本經濟新聞日前推出「台灣未知的真面目」系列,指台灣「九成軍官退役後前往大­陸,提供台軍情報換取金錢,軍中潛藏很多共諜,台軍幹部大多是外省人,國防部長也被外省人壟­斷,蔡英文無法控制軍隊」。這類誣賴性臆測,雖然事後澄清,但引發曾任蔡政府國防­部長多年、現任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大駡「放他X的屁」。而85高齡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日前宣布,「台灣快完蛋了,不統不獨太危險,會被中共教訓,必須儘快完成和平統一」,「現在的中共不再是過去­的中共了」,他2024要年參選總­統。對比台灣85%民眾反對中共武力併吞­台灣,台灣求購F-35戰機等先進武器,美方不賣,答案或許就在其中。美中關係直接牽動烏克­蘭戰爭、兩岸關係發展,習近平拒絕依美國的路­線圖行事。蔡英文月底將在加州會­晤眾院議長麥卡錫,美方也施壓宏都拉斯,想阻止台宏斷交。習近平訪莫斯科的作為、馬英九訪大陸,都脫離華府期望的軌道,北京似已放棄和美國和­解攜手,決意走對抗的路,拜登政府會打什麼牌回­應?一個震盪的新世局或許­即將到來。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