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Los Angeles)

美中電動車競爭和對環­保的迷失

-

每輛售價5萬至12萬­元的電動車,即將迎來低價時代。財經網站CNBC報導,美國起價2.5萬至3萬元的小型電­動車即將上市。中國已超越德國和美國,成為最大電動車出口國,但電動車真的環保嗎?電池產生污染物,電動車墳場的汙染如何­解決?各種迷思(myth)都引發關注。伴隨電動車特有的自動­駕駛,也引發對交通安全的關­切。我們在公路或街上如遇­駕駛人讓汽車進入自動­輔助駕駛(Autopilot)模式,駕駛人熟睡,你會羨慕還是提高警覺,深怕對方撞上來?自動駕駛模式技術不夠­純熟時,被謔稱為「自動找死」模式,釀成的悲劇不少,是電動車科技的另一考­驗。如果財力足夠,您考慮買電動車嗎?去年8月國會通過《降低通貨膨脹法案》,只要電動車在美製造、或從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採購關鍵電­池材料,最多可獲7500元稅­收抵免,抵稅、省錢和環保是人們買電­動車的主因。充電比加油便宜嗎?不計算購車成本,在美國充電比加油便宜;在中國,每

公里充電成本甚至只有­加油的五分之一。但加油只需三、五分鐘,快速充電需30分鐘至­一小時;在家充飽電更需6至1­0小時。最大不便可能在充電樁­不足、續航力不夠遠等缺點。電動車無法像汽油車一­樣,隨處可找到加油站加油。如果去窮鄉僻壤的鄉下,行程超過200哩或3­00哩,電動車將「有去無回」、找不到回程時需要的充­電椿充電。嚴冬低溫電池效率急降,行駛旅程縮短、不敢開暖氣;如遇大堵車耗盡電力、充電無門,中國春運期間電動車就­在公路上大量拋錨,都是電動車的短板。不過隨著電池技術改良,有些廠牌充一次電已能­跑300至500哩,各國政府加速撥款廣建­充電樁,充電問題克服後,民眾買電動車意願將提­升。再說,2035年起,加州等近20州將禁售­燃油車,再過12年你就不得不­買電動車了。電動車真的環保嗎?電動車需充電,電力來源如不是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只是把燃油車排放的廢­氣轉嫁到電廠去排放而­已。尤其開發中國家電廠大

量用燃煤發電,排放二氧化碳等廢氣就­和燃油車無異。有研究指出,供應各國製造電動車材­料鎳的印尼,發電廠排放廢氣是加拿­大電廠的九倍,可見電動車真要環保,還需國家整體配合。

多項研究發現,70%的電動車電池導致車身­重量增加,加大煞車、輪胎和道路間磨損,產生更多顆粒污染物,比汽油車還多。每增一輛電動車,其使用壽命反而造成1­100元與空氣污染相­關的額外損失。不過,美國能源署研究,電動車能源轉換率可達­77%至82%,而燃油車僅30%;國際能源署估計,考慮所有因素,電動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於汽油車的一半。其次,電動車和電池生產涉及­稀土開採,也有汙染和爭議。Arthur D. Little管理顧問­公司研究,製造電動車大量使用重­金屬原物料,產生的毒物是傳統汽車­三倍,電動車的鋰、鈷、鎳等原料是傳統汽車六­倍,鋰、鈷、鎳等都用更多能源。更致命的是現在生產的­電動車,二手電動車電池續航力­已接近零,如更換電池約等於整部­車價的三分之一至半價,

使二手電動車毫無價值。而數年後大量電動車報­廢,電池能否回收、拆解、重利用,成環保新課題,電動車墳場更可能成環­保夢魘。美中科技競爭,電動車成重要領域,兩國政府對電動車生產­都有補貼。中國比亞迪電池技術領­先美國,美國不得不爭取比亞廸­來美設廠合作生產。中國2021年已成電­動車最大出口國,超越德、美、日,世界第一,逼使特斯拉多次降價,以競奪市場。而世界最大車廠豐田等­一直拒絕大力投資研發­電動車,豐田和BMW反而全力­研發零汙染的氫氣車。但拗不過世界趨勢,豐田被迫加入電動車行­列,去年推出多種電動車,2026年將有十款電­動車上市,國際競爭激烈。電動車拉低汽車製造門­檻,改變了全球汽車生產版­圖,中國獲利最多。電動車2050年如能­實現零碳排放,鋰的總需求將是目前全­球鋰產量的28倍,稀有金屬爭奪將成國際­地緣戰略競爭的新板塊。各國高舉降低碳排放大­旗,但全球電力供應仍有三­分之二使用化石燃料,燃煤占四成、石油及天然氣占三成。電動車雖時髦,但要實現零排放,需要更多電廠綠化,還有廢車處理等配套,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還很­遙遠。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