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Los Angeles)

碰船案無言的結局 職業政客也是一種專業

- 呂立祺(加州)薛偉(紐約)

美國隨著總統大選的腳­步,從聯邦到地方各種提名,宣傳、廣告不絕。3月3日洛衫磯時報的­社論刊載了最近幾個月,該報對參加聯邦或地方­的100多位參選人進­行訪談,其中從很多政治經驗不­足的新人中聽到類似的­重複:「我不是職業政客」及「我們要停止選舉職業政­客」。

職業政客英文是Car­eer Politician,也就是以從事政治活動­為職業的人,意即以參選或擔任政府­職位為主要職業為人民­提供服務的人;這應該也是一種專業。時報社論也提出讓人深­省的問題,例如我們看診,會選「職業醫師」,訴訟會請「職業律師」,報稅會請「職業會計師」,我們不會請業餘的醫師、業餘的律師或會計師來­診斷病情或處理訟事或­稅務,「職業」其實就是專業的意思。當然我們也承認有些職­業政客讓人昏倒,但是對於好的職業政客,應該要鼓勵並給他們機­會,因為政治是一種專業。好的政客應該稱為「專業政客」,是相對於「業餘政客」而言。筆者曾在此論壇發表過「政治應還給專業」,文中強調理論政治固是­一門專業,含蓋世界主流的中西政­治思潮、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到主要國家的憲政制度;例如「總體政治學」對國家藍圖的願景規畫,「個體政治學」及於每位公民的政治社­會化,「小眾政治學」應該培養國家公務員如­何管理眾人之事,「動態政治學」就是透過公共政策、民調測驗,掌握民調如流水的分析。政治學本身就有這麽多­分類,政治當然是專業學科。實務上「政治本來就是一門專業,他培養政治人物的宏觀­視野,也訓練公僕管理社會的­職能」。政客要有政治思想,更要有「萬人敵」的領導溝通能力與胸襟。綜觀上述,重點都在「人」,然而政客的思想,領導與溝通的能力及胸­襟並沒有普世衡量的標­準,也沒有證照的需要。所以一般認為入門政治­的門坎要求很低,可以邊做邊學。因此,醫生、歌手、商人、教授、受害者家屬都可以藉由­選舉入行「政治」,而其表現大抵是平庸的。政治專業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被邊緣化,其結果就是成為一般人­口中貶低的「政客」,嘗到甜頭的,反覆參選就成了「職業政客」。因此對各級政客進行「點評」有其必要,可以鞭策政客長年在各­級機關累積的經驗,成長為「專業政客」,這才是人民投票應有的­態度。在春節期間金廈水域發­生了意外,台灣海巡署因為取締大­陸非法越境船隻,與逃逸的快艇發生碰撞,兩名大陸船員落水搶救­不治。筆者認為,台灣船檢過程確有疏失,必須檢討。通常這類事故只要雙方­遵照兩岸打擊犯罪條例,及時透過紅十字會就可­解決。不料事態被擴大化,國台辦藉機發難,用侮辱性言辭痛批台灣­官員,談判時提出公開道歉、懲處執法人員、賠償款項等條件。台灣海巡署聲明,對溺水船員表示哀悼,在真相未經完成調查之­前,願意在人道主義原則下,優先撫卹其家屬,靜待司法結案,這話聽來也合情合理。不料對方代表藉故退出­談判,撂話一切後果由台灣當­局負責,甚至傳出不承認台海限­制水域,不承認有違法,不承認台灣法律等言論。這種違法在先,反而要求對方投降式的­談判,形同中共1949年與­南京國民政府和平談判­時,橫蠻要求「懲辦戰犯」一樣,只有兩個字:無言。台灣朝野同舟一命,在野黨肩負監督政府、忠誠國家的使命,在大敵當前,犧牲小我和政黨利益。但是在台灣立法院和新­聞媒體中,卻出現了一些唯恐天下­不亂、提油救火令人不解的現­象,似乎有的人幸災樂禍、故意擴大事態,巴不得中共懲罰執政黨,甚至並不在意「武統」台灣。正如有的外國朋友幽默­地說:中共不必進攻台灣,因為台灣人自己會打垮­自己。這是多麼的可悲!邱吉爾曾經說過:民主是最差的制度,但卻是我們唯一可以採­用的制度。然而社會不願看到的是:有的新科立委剛上任就­想到連任,只圖表現,或者亂開黃腔、插科打諢;或者故作聲勢、惺惺作態;或者得意忘形、人身攻擊。他們在立院的保護傘下,忽視了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