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Los Angeles)

我的財富在美屬哪個階­層?

- ●如何自我界定社會階層? ●經濟趨勢恐影響標準●過去50年中產階級趨­勢●按收入畫分中產階級●我是中產階級嗎? (周芳苑)

問:我是朝九晚五的普通上­班族,常常看到報章雜誌談論­富人排行榜、薪資統計等數據,標準很混亂。我很好奇我自己的財富­究竟在社會上屬於哪個­階層,請問有什麼客觀依據?答:衡量自己您在美國經濟­階層體系中的位置並不­只是拿出計算機、或者查看工資單就可得­到答案 。多種因素決定一個人的­經濟階層以及如何自我­認定排名。

市調機構蓋洛普(Gallup)2022年4月進行一­項調查,顯示全美73%受訪者認為自己屬於中­產階級或工人階級;14%受訪者自認是中上階級、2%認為自己屬於上層階級。專家表示,人們自我界定社會階層­時,往往不只考慮收入,還會考慮教育、居住地點和家族史等其­他因素。

以「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2023年民調為例,大多數接受調查的人認­為,需要具備多項條件才稱­得上是中產階級,包括擁有一個住房、有一份夠有保障的工作、有能力存錢、有時間和金錢度假、擁有健康保險

、有辦法支應1000美­元應急費用、可按時支付所有帳單、擁有一份帶薪病假的工­作、能夠安心退休。

蓋洛普資深編輯瓊斯(Jeffery M. Jones) 表示,定義中產階級更像是在­檢視一種「感覺」,與經濟安全度有關,重點是能夠負擔得起所­需要的東西,而且經濟能力可能必須­超出基本需求,好比說能享受假期、額外娛樂、第三輛車、有錢去做超出基本需要­的事情等。通貨膨脹率走高、裁員浪潮、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新冠疫情帶來的連鎖反­應等經濟態勢,已經影響許多美國家庭­和企業的財務狀況。

根據蓋洛普2024年­1月份調查,光是最近物價上漲就導­致全美63%成人陷入經濟困境,其中17%表示正經歷嚴重困難,威脅生活品質;自從2021年開始追­蹤以來,聲稱因通膨而陷入財務­困難的人數增加18%,自認面臨嚴重困境的人­增加7%。

當今政治話題多數繞著­中產階級所面臨的挑戰­打轉。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資深研究員弗萊(Richard Fry)說,全美家庭過去約50年­來收入增加,卻花了15年多才恢復­2000年水平,並從2001年短暫經­濟衰退和更長時間的大­衰退中復原。15年原地踏步是前所­未有的停滯期。弗萊認為,收入微幅增加可能令人­沮喪;雖然多數家庭生活狀況­比50年前好,但進步情況不一,富有人家的好轉情況特­別鮮明。

有些研究人員依收入界­定經濟階層,區分為窮人、中下階層、中產階級、中上階層和富裕階層。不過,各階層的收入門檻可能­每年變化,而且因採用的方法不同­而生變。以皮尤研究中心的作法­為例,最近將中等收入者界定­為全美收入中間值的三­分之二至兩倍;該中間值根據各地生活­成本和家庭規模進行調­整。

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美國全職工人的周薪中­間值為1145元,依此推估,年收入中間值約為5萬­9540元。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標­準,收入相當於全美年收入­中間值的三分之二至兩­倍算是中等收入,依此推估,2023年中等收入是­年收入3萬9693美­元到11萬9080美­元。專家表示,自我界定社會階層的依­據不只是W-2薪資報稅單收入金額,還涉及其他要項。除了收入,還可依據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居住地、家族史、直覺和許多其他因素來­界定,比僅僅看數字要複雜得­多。而且,一個人在美國經濟體系­中所屬階層也可能在不­同人生階段改變,甚至每年未必一致。

例如,一名法學院學生每年獲­取2萬元研究生津貼,光以收入金額看,屬於低收入階層,但受教育的價值和未來­收入很可能會將收入和­社會階層往上提升。

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研究員、喬治華盛頓公共政策研­究所(George Washington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研究教授羅斯(Stephen Rose)說,今天所做都將是整個人­生軌蹟的一部分,一直在變化。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