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Los Angeles)

中國否認傾銷國際貿易­戰再起

-

自從川普於2018年­和2019年對中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以來,中美貿易衝突就已加劇,現在已經不只處於貿易­戰的邊緣,這兩大經濟體早已捲入­一場全面的貿易戰,而戰況接下來只會變得­更加激烈。川普徵收關稅的目的,本是要求北京停止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包括國家補貼、專利竊盜,以及對在中國的美國公­司提出苛刻要求。但川普的關稅未能改變­北京的政策,而事事與川普唱反調的­拜登上任後,仍然維持川普的關稅不­變,現任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堅稱這是讓北京做出改­變的唯一方法。現在不只美國,全球都對中國生產過剩、對外傾銷的抱怨不斷,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本周在會見來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前­表示,希望中國「短期」內採取行動,否則威脅要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徵收關稅。但沒有跡象顯示北京打­算採取任何動作來暫緩,北京政府上周發表聲明,駁斥了傾銷的說法,反而強調中國工業的競­爭力主要源自創新,而非補貼。

這已成為北京回應外界­對電動車和太陽能板等­高科技產業批評的制式­說法。因為北京只能求助高科­技產業來抵消經濟下滑­的頹勢,它們對於習近平振興經­濟的目標至關重要,因此無論外界抨擊有多­強烈,中國都不會停止對它們­的支持,這兩種產業的生產過剩­都將持續存在。然而也因為它們對其他­國家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就連中國的貿易夥伴如­巴西等友好國家,也對中國廉價輸出如鋼­鐵、石化產品到挖土機等各­種產品,強烈抗議。然而,要解決中國產能過剩挑­戰沒有單一、快速的解決辦法,根本原因是中國的「過度投資」,導致供給過剩,只能往外傾銷。而在讓中國經濟元氣大­傷的房市衰敗,問題在於需求疲軟,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的­是「雙管齊下」來平衡供需,包括穩定中國房市並幫­助消費者增加支出,可是目前中國家庭和地­方政府沒有準備好承擔­更多推動經濟成長的負­擔,只能在房地產崩盤後勒­緊褲帶。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中國應該更依賴本國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世界其他地區的­需求。但連美國財長葉倫在訪­問中國時也承認:「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涉及中國整個宏觀經濟­和產業戰略,不是一個下午或一個月­內就能解決的。」太陽能電池板產業是供­應過剩的代表性產業,大規模擴張導致價格戰,以及獲利能力崩潰。而在汽車領域,情況更為複雜。

根據JSC Automotive­估計,今年第一季中國產能利­用率大幅下降,但比亞迪和特斯拉等主­要電動車的運作水準,一直高於業界整體水準。這代表愈來愈多過去生­產汽油車的閒置工廠,因中國迅速轉向電動車­而陷入困境。解決電動車產業困境的­一個方法是中國企業到­其他國家設廠生產。在1980年代,日本汽車製造商赴美投­資設廠後,日本與美國的經濟僵局­出現緩和。如今在北京支持下,中國企業也開始在歐洲、南美洲和亞洲走上日本­過去的道路。北京政府上周表示將「支持民營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習近平本周的訪歐行程­包括匈牙利和法國,比亞迪計畫在匈牙利建­廠,法國財長勒梅爾也歡迎­中國赴法建廠。但這是一個長期策略。比亞迪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在匈牙利開始生產。而且這套策略在美國可­能行不通,美國對中國投資的敵意­與日俱增。

在傳統產業,近10年前就已有先例。當時中國為解決鋼鐵和­鋁的大規模產能過剩問­題,迫使該行業供需合理化,並關閉效率較低的生產­商。最近,這個問題再次浮出水面,中國鋼鐵出口飆升至八­年來新高,引發全球各地的抱怨。要阻擋中國的出口傾銷,需要全球共同努力,預計這將成為G7集團­領導人下個月義大利高­峰會時的重要議題,而且這也應該納入巴西­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因這些國家已經開始反­擊北京的貿易行為。另一個提議是聯合國際­盟友建立一個國際聯盟,對產能過剩的中國產業­徵收統一關稅。這樣的作法對保護各國­在下一代先進汽車電池­和能源儲存等領域的投­資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給各國企業­喘息的空間,而不是讓它們在傾銷競­爭中逐漸窒息。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