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宗龍 自由自在 做自己
在法國人的生活哲學中,每天 有兩個「藍色時光」(l'heure bleue),一次在黎明破曉,一次在 傍晚薄暮。在這日與夜交替,光線 昏暗,分不清狼與狗的差別時刻, 據「雲門舞集2」助理總監鄭宗龍 的說法,是最能直視自己心靈的時 刻。 鄭宗龍 (35歲,見右圖, ) 在一年前曾受邀亞洲文化協會 獎助前來紐約進修,並在紐約喬伊 斯劇院和「雲門舞集2」的團員發 表作品。紐約進修後,回到台灣, 再度受喬伊斯劇院之邀,他將於10 月在紐約發表他的創作「在路上」 (2011年作品)。談到紐約之行的洗 禮,鄭宗龍回憶有甘、有苦,還有 遇見他的「藍色時光」。
談到在紐約的一年,從來沒有在 國外久待的鄭宗龍表示,「開始很 像劉姥姥進大觀園,覺得一切都很 刺激和新鮮,從沒覺得在一個城市 中可以如此的做自己」。 但是久了,他開始感受到紐 約商業氣息背後的冷漠,以及 因為語言不通感受到的隔閡,在 他有限語言能力下, 和人的關係只能停留 在表面的問候,讓 他曾經一度感到非 常失落。 就在某一個寂寞困 頓睡不著的夜晚,鄭 宗龍跑到宿舍頂樓吹 風,他在陽台上久坐, 看著整個城市的喧囂, 一直到接近凌 晨時分,他看 到一片層次重 疊的藍,佈滿天 空,想起法國人說的「藍 色時光」。突然間,他豁然開 朗,放下心中那團迷霧,「拋開 語言的限制,再度做回自己」。 回台後,他將這個經驗幻化為舞 作「一個藍色的地方」,舞作最後 結束在一片白的舞台,他要觀眾去 感受那個「完全拋開和 清空的心境,回到最原初 的自己」。 從紐約回台後,鄭宗龍除 了編舞家又多了一個身 分。在雲門舞集創 辦人林懷民欽點 下,鄭宗龍出任 「雲門2」助理 藝術總監。 「雲門2」 於1999年 創立,主 要為年輕舞 者和編舞家打造一個舞台,同時走 進校園、下鄉進行推廣。在該團創 團藝術總監羅曼菲去世之後,一直 由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出任藝術 總監,直到鄭宗龍接手。談到這個 新身分,鄭宗龍表示「行政和創作 需要兩個不同的頭腦,需要時間調 適」,但是他非常享受在行政工作 與不同人打交道,並笑稱「也因此 蒐集到很多有趣故事,或許有天可 以用這些故事發表些什麼」。目前 「雲門2」有18名固定團員,談到 未來的發展,鄭宗龍表示,希望能 夠維持「雲門2」創團的初衷,提 供年輕舞者一個平台,但是希望盡 量發揮這個平台的機制,讓舞者更 能夠平等加入,並與更多不同藝術 界人士合作跨界作品,豐富「雲門 2」的創作語言。
這次受喬伊斯劇院邀演的 「在路上」,鄭宗龍表示,「在路 上」靈感來自於他與舞者好友江保 樹、駱思維同遊中國雲南麗江的經 驗,他將這段探尋生命意義的歷程 與舞蹈結合,展現他對生命旅途的 觀察。該作品獲得2012年台新藝 術獎首獎、西班牙MASDANZA編 舞賽首獎,義大利「2011第十屆羅 馬國際編舞比賽」等國際大獎,為 這次喬伊斯劇院特別點名的演出作 品。 再度回到紐約表演,鄭宗龍表 示,心情並不特別,公演結束當晚 馬上要搭機回台灣,一下飛機馬上 在屏東科技大學表演同樣的舞碼, 他笑說這完全是面對天南地北兩種 不同觀眾,「雖然反差極大,但是 心裡非常踏實,這就是我們『雲門 2』的精神,面對什麼樣的觀眾都 能夠真實呈現直接的舞蹈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