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New York) - World Journal (New York) - Weekly Supplement

沒有煙硝的愛情

顛沛流離的浪漫

- 傅裴湘

1996年,世界影壇痛失奇才導演,波蘭籍的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1941-1996)。他創作的「三色」:《藍色情挑》(Trois couleurs : Bleu)、《白色情迷》(Trois couleurs: Blanc)、《紅色情深》(Trois couleurs: Rouge), 永遠使人懷念。該國後繼有人–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Pawel Pawlikowsk­i)。2013年奪得奧斯卡­外語片獎的《依達的抉擇》(Ida),即出自他的導筒。今年帕導繼續出擊,以非英文片《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外語電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著皆可拋。」乃耳熟能詳的格言,但是《沒有煙硝的愛情》打破了「自由」是生存最高選擇的原則:劇中的兩個苦情男女,盪氣迴腸地愛上對方,外在環境、以及性格卻使他們放棄­彼此,然後想方設法,又破鏡重圓。

冷戰背景 爸媽分合改編?

英文原名:《冷戰》(Cold War)已經點出那個時代的艱­難困苦;《沒有煙硝的愛情》的中文翻譯,充滿了上世紀言情小說­的浪漫情懷。帕導在片尾附註:獻給我的父母。此片或許先以親生爸媽­的分合為藍本,再虛構、添枝加葉在同一對戀人­身上。背景冷颼颼,那是納粹失權後,波蘭由共產黨建立人民­共和國。男主角維特(Wiktor Warski,Tomasz Kot,托瑪斯科特飾演)到鄉野採風民謠歌舞時,遇到麗質天生難自棄的­女子珠拉(Zuzanna“Zula”Licho, Joanna Kulig,尤安娜庫立克飾演)。歌舞團建立後開始訓練:穿著民族服裝、拉筋、獨步、雙人舞、團體發揮、練唱、到處巡迴細節類似嚴歌­苓寫的《芳華》。

素色黑白 黑灰皆有層次

這組藝工隊裡的維特跟­珠拉兩情相悅。珠拉爭生存的野性,特別吸引音樂天賦高,個性內向的維特。劇本並不直描一黨為大­造成的桎梏,然而維特無法忍受被人­監視,受黨安排的生活,他決定和珠拉趁著到柏­林表演,投奔自由到巴黎去。他人按時到了地點,卻不見珠拉,維特只有獨行。這對亂世鴛鴦的顛沛流­離,從此開始。

此片的攝影師烏卡斯查­爾(Lukasz Zal),同樣掌鏡「依達的抉擇」,兩片都以素色黑白,呈露精絕的情境。一幕中景安排在劇院裡­頭,戲裡的觀眾,跟看此故事的觀眾,同樣正對舞台上的表演。歌舞剛結束,一張史達林的肖像,像醜陋的惡魔,在表演者的後頭迅速降­下。 一切盡在不言中,帕導、布景設計、與攝影師,已經合作無縫了。

男女主角 亂世傾城之戀

《沒有煙硝的愛情》照著男女主角,依偎在暗夜中:星星隱藏,人間餘燈晶亮;兩人衣著漆黑,但是黑仍有層次,有些淡出灰,部分溶入背景的黑,一些藉著身體的浮動,把黑色滑開來。烏卡斯查爾果然是大師,入圍實至名歸。托瑪斯科特演維特,他的造型,我們從前叫憂鬱小生。科特五官 留鬍,增加了他的悶。維特靠琴藝在巴黎謀生,相思使他冒險,去其他共產國家看珠拉­表演。他的眼神專注,讓正在舞蹈的她,馬上就抓住了台下的維­特。奈何他們巴黎互守、再分;維特為了仍要長相廝守,又回波蘭找她。一個背叛祖國的政治犯,當然被關黑牢。他的一隻手指不知怎麼­斷的?為了愛情,他的演奏也被剝奪了。尤安娜庫立克演個性剛­烈的珠拉。為了合法出境,她先嫁了一個義大利人,然後在巴黎跟維特同居。兩人在自由的空間裡,才發現彼此的差異。她曾經逃開童年居所,處處爭取出人頭地;可是她發現自己總是在­取悅別人:以前為波蘭的兵、農、工;到了巴黎,必須改唱腔、身段、迎合西方的表達方式。她決意歸鄉,發現維特回國找她。於是她二嫁高官,利用政治影響,把維特放出來。珠拉是天主教教徒。她堅持在教堂的廢墟裡,與維特自主婚禮。兩人面對面說誓言,儀式簡單隆重。沒人知道兩人的最終命­運?僅能低迴這段亂世的傾­城之戀。

 ??  ?? 《沒有硝煙的愛情》劇照。 (取材自Instagr­am)
《沒有硝煙的愛情》劇照。 (取材自Instagr­am)
 ??  ?? 導演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夫婦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 (Getty Images)
導演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夫婦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 (Getty Images)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