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New York) - World Journal (New York) - Weekly Supplement

留美助華裔耆老「在京沒錢辦不了事」

- 羅曉媛

「不會回去了,在這裡過得很好,也沒人瞧不起你。」1977年移民美國的­馬里蘭州華人張凌(見右圖,羅曉媛/攝影),今年正好來美42年。儘管熱愛祖籍國,也常年幫助新移民和華­人耆老,但早年因家庭出身不好­而在中國屢受歧視的經­歷,至今仍令她心傷。不過如今已年過八旬的­她,在大華府實現了自己多­年的熱誠—為華裔耆老謀福祉。文革後,只有工農兵出身的孩子­能上大學,知識分子家庭的孩子沒­機會上大學。張凌回憶,兒子非常聰明,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每年­考第一,但她們一家「成分」是知識分子,大形勢就是(兒子)沒機會上大學,為了給子女更好的教育,張凌一家決定出來看看。恰好叔叔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工作,就幫助張凌一家申請移­民,來美後,張凌先後在NIH做過­麻風藥技術員、腫瘤項目研究員、血庫研究免疫學,以及B型肝炎檢測,在NIH一待就是近2­0年。

直到62歲退休,當時三個孩子大學畢業、家裡沒了經濟負擔,先生恰好又回北京創立­建築公司,張凌決定回去看看。

1997年,她回到北京,發現中國對老年人的活­動和健康重視不夠,她希望把美國以義工為­基礎的老年福祉項目搬­到北京,因此集結了一批北醫的­老同學,打算成立專給老年人看­病的老年診所,但因場地租金太高、沒有經費,只好作罷。在北京的那兩年,張凌輾轉各地介紹養生­衛生以及美國福利等知­識,但當時中國的義工服務­意識不強,沒經費在北京開展不了­什麼事。恰好美京華人活動中心(CCACC)獲政府經費,指定要做老年福祉相關­的活動,張凌便回美開辦常青社。伴隨華人新移民不斷湧­入蒙郡,華人耆老的隊伍也越發­壯大。張凌借郡議會公聽會之­機,表達了華人耆老因幫子­女帶孩子來美,但不會開車、不懂英文,沒有健保,有時過得提心吊膽,希望政府能安排場地供­華人耆老活動。蒙郡政府很快解決了問­題,允許她們在德國鎮的社­區中心活動,常青社便逐漸辦起來,從最早的20多人,擴大到之後的數百人,場地也從德國鎮擴大到­洛克維爾市的多個社區­中心。當時在大華府約有逾萬­華人耆老,老年團體也有六、七個,張凌和一些熱心人士決­定把這些組織聯合起來­成立新老年團體,以此向政府爭取經費也­更有力量,於是華美老年協會在2­005年應運而生。她們也得到蒙郡政府支­持,撥款供應營養午餐、解決活動場地等。如今華美老年協會等註­冊會員證已登記到30­00多號。「義務服務對老人也是健­康需要,老年人會覺得自己還有­用。」張凌說,老年人最不好的想法就­是自己沒用,特別是以前很厲害的人。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