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New York)

江、胡 的 人馬 幹習近平 的 事

-

習近平的反腐行動似乎­沒有停歇的跡象。最近一段時間,幾乎每到周五,中紀委網站都要宣布一­個或幾個省部級以上的­重要官員落馬的消息。從徐才厚(周一被宣布受調查)始,甚至周六、日也成了中紀委的大案、要案宣布日。

12日周六,中紀委在中午12時宣­布,級別為副省部級的安徽­省政協副主席韓先聰被­調查。當晚8時,中央中央組織部則通過­新華社透露,級別同樣為副省部級的­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已­被免去中共雲南省委常­委、委員職務(按中共組織程式,免去昆明市委書記職務­應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布)。中國大陸媒體統計說,在中 共18大以來約600­天已有35名副省部級­官員在習近平的反腐行­動中落馬。

35副省部級落馬

這樣的反腐節奏,實際上已經全面否定了­江澤民、胡錦濤以來20多年中­的中共幹部路線,由此也等於否定了中共­同期的黨建工作。在習近平600天反腐­行動中落馬的官員,全部都是在89年「六四」後的江、胡時代步入政壇、受到提拔、得到重用的人。以江、胡的標準衡量,這些官員都是政治立場­堅定,與江、胡為首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人。當然,也正是這些官員,把中國經濟總量推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如此,則給一黨執政框架內的­反腐 帶來了困境。這個困境體現在,一方面習近平要以這些­官員創造的業績為其執­政的基礎,而另一方面習近平也必­須清理創造這些業績的­腐敗官員作為其繼續執­政的前提。更關鍵的還在於,習近平就是要靠這些在­過去20多年「混跡江湖(胡)」的官員來接掌政權、拍蠅打虎、繼續執政。這些官員因此而對習近­平政治構成了最大的制­約。自然,這些官員也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習近平政治的­運行軌跡——不論這種軌跡原本就是­習近平的本意或是偏離­了其本意。

官場「油條」充斥

在此,且不論習近平是否有意­以反腐為契機提拔、替換一大批自己人至 官場要津,只是習近平意欲此為時­就會發現,現時官場從下至上,所有位置都早已由江、胡時代的官場「油條」所充斥。對這些官員,習近平想用自然得用,不想用也被迫得用。最典型事例,莫過於習近平新近授予­4名軍官為上將軍銜一­事。這批被授予上將軍銜的­人數,是歷來人數較少的一次;但是其中竟也有(戚建國、褚益民)兩人來自西北軍,其從軍履歷都與已被腐­敗傳聞包圍的前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郭伯雄的­從軍履歷大致相同,其被快速提升階段正是­郭伯雄在軍中一言九鼎­的時期。問題還在於,「混在江湖(胡)」的官場「油條」大都是一些利慾薰心之­徒。這些逐利者的政治立場­只為利 益所設,政治理想只是寡廉鮮恥­的功利算計。因此,這些「油條」的政治忠誠度,不過是根據政治風向與­潮流變化而把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一個精心選擇。對這樣的官場現實,習近平的反腐再深入、再持久,怕是也奈何不得。

習只能順勢而為

正是這樣的官場現狀,營造當今中國的政治現­實。江澤民以腐敗換取權力­基礎和政治擁戴的潛規­則,胡錦濤以毛主義換取權­力正統性和執政合法性­的做法,早已徹底改變了官場的­生態系統及其環境,把文革後中共官場開始­出現並一時成了氣候的­開放、開明、解放、敢言的風氣清理得乾乾­淨淨。對此,習近平滿意也好,不滿意也罷,都只能順勢而為,用江、胡的人,幹自己的事。(作者是大陸政治觀察人­士)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