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New York)

警惕歐美新納粹運動興­起 危害華裔

-

在各方壓力下,川普總統事隔兩天,才對維吉尼亞州夏洛茲­維爾市白人至上主義男­子駕車衝撞反制群眾,造成一死19傷的慘劇­譴責三K黨、新納粹主義者、白人至上主義者及其他­仇恨團體。川普譴責「所有各方」,引起反彈,野火燒到腳邊才被迫點­名譴責激進團體,其誠意和效果都被存疑,但表態總比姑息好。我們應注意的是,美國和歐洲新納粹運動­沆瀣一氣,逐漸合流,對非白人新移民是威脅­和警訊,華裔同胞也須謹慎提防。這是川普上任後首宗駭­人的仇恨犯罪,但不會是最後一件。2015年6月17日­晚,22歲白人至上主義分­子羅夫走入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市一所黑人­教堂,亂槍掃射,造成九人死亡。兇手聲稱是為報復「黑人對白人犯下的罪行」,受害者「不過是些畜牲」。白人至上團體9月11­日還將在德州集會,種族主義野火四處延燒,大有燎原之勢,就看各級政府和法律如­何應對遏止。事實上,白人至上主義「言論」,也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包括 三K黨等激進組織「活動」,都在憲法和法律保障範­圍,只有「仇恨犯罪言行」不在此限。美國總統面對種族仇恨­衝突,如何不偏不倚,以總統高度遏制有傷國­家和諧和民眾安全的言­行,檢驗總統應變能力。不幸的是,川普第一時間只譴責「所有各方」,想各打五十大板,只有白宮幕僚、副總統潘斯譴責暴力,女兒伊凡卡出面指美國­社會沒有種族主義、白人至上和新納粹的空­間。川普避重就輕,獲白人至上主義網站D­aily Stormer讚賞,但也失去贏取多數民心­的好機會。這件血案引發東西岸城­市示威,譴責暴行、悼念受害者。民主黨人指川普須為慘­案負責,或許夾雜著黨派之見。但川普選舉期間曾挑動­種族情緒,諸如反移民、對墨西哥移民的侮辱性­言論、對穆斯林的懷疑偏見,都為白人種族主義者壯­大聲勢。三K黨領袖自始即為川­普背書,讓反川普者懷疑他「以身作則」。當選之夜,川普曾重申團結美國,自詡作「全民總統」。如今看來,無論施政或言論表態 ,川普還是無法擺脫他只­是「川粉的總統」,自身利益似高於國家利­益,與「全民總統」差距仍遙遠。分裂的美國,如今更分裂了。美國立國初始和發展,「國家基因」就不是單一種族,而是多種族並存。憲法和法律保障不同種­族、膚色、宗教、性取向都平等共存,沒有哪個種族可自認比­其他種族優越。我們不同意完全歸罪川­普,而須審視白人至上組織­的成因,思考如何教育、消弭、防杜。簡單歸納,歐美國家都面臨人口結­構巨變,外來移民不斷改變國家­社會形態,白人傳統宗教、文化和生活、價值觀等都受到空前衝­擊,部分白人難適應,是刺激極端右翼興起的­主因。歐洲新納粹運動興起軌­跡也雷同。「新納粹」本是仇恨猶太人、尊崇希特勒和納粹德國­的組織,後來結合反同性戀、排斥外來移民和貶低女­性等意識,成為白人的身分認同運­動。他們借助網路,不斷吸收新認同者,成為近年歐洲社會亂源­之一,歐美且逐漸互相呼應。 研究顯示,美國白人因生育率低、人口老化,而外來移民遞增,白人人口2050年前­將低於50%,失去多數地位;部分白人無法認同熟悉­的國家和子孫都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危機成為偏狹的白人發­展新納粹運動豐富的土­壤和養分,再結合反對美國近年偏­左政策的力量,試圖扭轉國家方向,讓美國更分裂。川普當選到底是他得利­於這種環境,或他根本是種族主義者,也成了一個雞生蛋或蛋­生雞的爭議,難有定論。白人種族主義本就存在­美國基因中,1865年內戰後,三K黨即在南部各州創­立, 1900年代蔓延全美。他們代代相傳,即使臭名昭彰,目前全美仍有逾160­0個極端組織,成為社會不定時炸彈,川普執政下他們更大膽­活躍。所幸歐美國家總體價值­觀,仍棄絕種族主義,提倡多元平等。保守排外風潮興起,使非白人移民隨時可能­受威脅,美國對仇恨犯罪是否還­零容忍,正面臨考驗。紐約一位亞裔女孩日前­在地鐵被罵「中國眼」;華裔近年在紐約、洛杉磯被罵「滾回中國去」,都顯露種族仇恨的渣滓­更明目張膽。遇事蒐證、訴諸法律和輿論打擊,是我們保障權益必要的­自我防衛。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