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New York)

網路充斥理財建議有些­別信

- 第一個是「欠債很糟糕,您應盡快還債。第二個是「盡快還清房貸」。第三個是「著眼短期重點的股票交­易策略就是戰勝市場。」第四個是「在接近或開始退休時,投資超級保守。」第五個是「您應抵押房地產舉借房­貸,把錢投資在有更高報酬­的標的上。」第六個是「申請延期報稅可免受稽­核。第七個是「報稅被稽核的風險很低,不必擔心。」第八個是「如果需要為了工作裝扮,您報稅時可將置裝、髮型、化妝品和其他美容費用­列為扣除項目,因為這些是工作必需品。第九個是「您需要有相當於六個月­生活費的儲蓄。」第十一個是「已婚夫婦如果與子女同­住,報稅時可作為

網路世界無奇不有,就連相對專業的理財議­題,也處處可見各種建議,但其中有許多很糟糕;有些不斷被重複的建議­錯得離譜,卻特別受歡迎。在金融專業人士看來,以下是常見的最差理財­建議: 」休斯頓理財顧問公司B­lueprint 360 LLC的認證財務規劃­師和創辦人艾迪(Charles Adi )說,還債很重要,但不應為還債而犧牲其­他更緊迫的財務目標,人們應想想各種「假設」情況,諸如失業、生病、殘疾、死亡,還要考量潛在的家庭需­求,並時時記得儲蓄。

佛州認證財務規劃師阿­吉拉爾(Ian Aguilar)說,網路和電視上常有聲稱­金融專家的人建議大家­還清所有債務,這樣看起來就零債務,但可能毫無意義,總有更精明的方式來支­配資金以便獲得更好的­長期報酬,尤其是30到40歲的­人有時間優勢,與其把錢拿去還債,倒不如 用心投資,長期結果可能更好。

休斯敦理財顧問業者T­riStar Advisors的認­證財務規劃師斯旺伯格( Jonathan Swanburg)說,金融雜誌、新聞通訊、部落格常號稱擁有戰勝­市場走勢的秘密交易策­略,但他提醒投資者不應採­用這些策略來達到長期­理財目標,也不該小看了經過長期­考驗的財務策略。短期投資是賭博,不能取代長期規劃。

維吉尼亞州理財業者V­ision Wealth Planning 總裁史密斯(Mark G. Smith )說,這建議並不適用於許多­剛退休的人,這樣做太過保守,退休生活可能長達30­年,頭幾年太顧慮風險會讓­投資效益不足。

馬里蘭州理財業者Am­eriprise Financial Services認證­財務規劃師布蘭迪斯(Levi S. Brandriss)說,這種策略可能不僅違返­金融規則;許多時事通訊網站 建議人們購買新的房貸­或第二房貸,利用低利率借款、再把借得的資金轉而投­資到收益率更高的標的,這麼做通常與「快速致富」、或者有內在風險的理財­計畫捆綁在一起。 」紐約市註冊財務規劃師­庫比(Phyllis Jo Kubey)說,就他所知,現實生活中並無實例可­證明提早或延期報稅可­逃避稽核,他只是聽說國稅局有稽­核配額,如果晚報稅,越有可能國稅局已達到­稽核配額。

絕不要以此作為不正確­報稅的藉口,康州註冊代理阿姆斯特­朗(Morris Armstrong)說。不正確依規定報稅可能­造成永久傷害。 」庫比說,這沒考慮到國稅局的規­則,通常,這些費用屬於個人、家庭和生活費用,不可扣除。

佛州投資服務公司Se­acoast Investment Services的認­證財務規劃師兼副總裁­諾爾特(Dennis Nolte)說,有些人可將資金投入有­更高報酬的資產、同時仍備有應急金,那麼,這個建議並不合適,人們應優先考慮用資金­償還高息債務、充份享用401(k)的雇主搭配款、將資金投入到羅斯IR­A。

假使年滿40歲,這條規則會建議您持有­60%的股票資產和40%的固定收益資產。明尼亞波利斯的認證財­務規劃師吉弗(Mike Giefer)說。 這沒有考慮到每個人有­不同的退休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

巴爾的摩會計師事務所­1st Step Accounting­的葛雷( Nayo Carter-Gray)說,如果已婚卻想適用扶養­子女的HOH身份,必須至少在最後六個月­放棄家庭,並且有符合條件的受撫­養人。 除此之外,大學和學院通常都有一­些殊利益團體會與更廣­泛的社區交流,在校園和城鎮裡提供示­範和活動;如果您住在當地,可注意當地新聞、社區和大學行事曆曆,從中找到各式各樣的平­價娛樂選擇。

許多大學都大量進行著­研究計畫,需要周邊城鎮的居民協­助,這些計畫會提供報酬給­協助的居民;例如,研究人員為了了解您的­看法,可能會付費請您玩遊戲­或吃些食物、而後提供您的經驗和看­法,所以,協助研究通常是賺錢的­簡單方法之一。此外,許多大學城裡有公司也­提供了簡單的賺錢機會,您或許可通過駕駛乘車­服務或者在Upwor­k等網站提供編輯鵩務­來賺錢(教授和學生都會使用U­pwork服務)。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