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New York)

習近平要走回頭路 或改革融入西方?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南巡」廣東、香港,主持港珠澳大橋通車典­禮。今年逢改革開放40周­年,外界期待習近平能說點­什麼,深化改革,不料他只說了「我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12字。習之前「北巡」黑龍江強調「自力更生」,頗有毛澤東身影;南下廣東不提鄧小平,有人猜測可能等視察得­出結論再正式表態,或等本月中共19屆四­中全會再談。很難否認,中國正面臨閉關自力更­生或深化改革的關口;過不了關,中國崛起之路可能中斷。中國今年內外難題特多。美中貿易戰迄無緩和跡­象,北京要妥協退讓,或像習主席在黑龍江談「自力更生」,官媒定調「已不屑於實施『以牙還牙』直接報復」,暗示要靠釋放自身潛力­度過難關。習當局退無可退:妥協退讓怕被指責對美­國軟弱,堅守立場則加速中國經­濟下滑,面臨兩難。

中國第三季GDP增長­跌至6.5%,是2009年以來最低,中共內部左右路線之爭、國際間對新疆設維吾爾­族「再教育營」指責聲浪日高,美中競爭延伸至軍 事領域,美國與各國簽自貿協議­零關稅可能孤立中國,習近平內外相煎,焦頭爛額。一般認為,習近平執政前五年靠反­腐鞏固權力,次五年可大力推動改革;修憲移除任期制後,再增加的任期可收割成­果、鞏固方向。如今第二階段已坎坷重­重。

哈佛大學學者奧弗霍爾­特(William Overholt)1990年代初出版《中國崛起:經濟改革正如何造就一­個超級強國》,預測經濟改革將把中國­帶向強國之路,果然應驗。如今他又出版《中國成功的危機》(Chinas Crisis of Success),對中國不再樂觀,而認為「中國模式」正處於分水嶺,改革不慎,中國奇蹟或將隕落。事實上,從中國面臨的問題或美­中貿易戰,都可印證這種觀察。川普政府要求中國照單­全收美方要求,副總統潘斯的中國政策­演講,更明指中國須體制改革,否則將面臨全面遏制。美國想要中國融入美國­體系,除了遵守貿易規則,還須政治改革,至少像新加坡一樣定期 選舉、設限但開放的言論自由。這是中國「化敵為友」的釜底抽薪做法,但涉及變更體制,中共斷不可能接受。習近平面臨嚴峻考驗,想在左右之間求取平衡。視察黑龍江在整排農業­耕耘機前和農民合影,訪問工廠和工人合影,強調糧食安全、製造業自主、軍隊備戰,走自力更生道路,與毛澤東多次面對困難­時的談話、拍照片場景如出一轍,有人聯想要走回毛時代­閉關鎖國的老路。對照近期「國進民退」,國企改革遙遙無期,人心浮動。財經界盛傳,至少50家民營上市公­司向國有資本轉讓股權;今年迄今376家上市­公司386位董事長離­職,占A股3551家上市­公司九分之一。不僅董事長們跑了,就連高管們也跑了。今年1000多家A股­公司逾8000名董事­高管離任,理由不一,卻被指為想學李嘉誠、馬雲要跑得快,否則就跑不掉了。習近平施政是否在向左­轉?官媒說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但習的表態不明。鄧小平之子鄧樸方談話­近日曝光,強調 「保持清醒的頭腦,知道自己的份量,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堅持立足國情…… 」明顯在「點撥」習總,顯示黨內存在左右拉鋸­和疑慮。習南巡談話無法釋疑,或因他有堅持和顧慮,他成為強人後,還有什麼力量可逼他?為何很多人反而對他失­去信心?都是亟待解答的「習」題。美國施壓中國大幅經濟­改革、開放市場,潘斯演講透露戰略意圖,或許讓習近平遲疑,除非中國變成美國體系­一員,否則美中全方位角力已­難避免。奧弗霍爾特也認為,「中國模式」無法支撐經濟永續發展,將陷入危機。對中共,這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接受了,美國是否得寸進尺,導致中共執政基礎動搖;不接受,經濟下滑、維穩基礎鬆動,同樣是新難題。而中產階層興起,想走偏左的回頭路,不融入西方或停止改革,都越來越困難。改革開放前,中共元老陳雲的「鳥籠經濟」論,被形容為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現在習近平即使想「鳥籠政改」,情勢卻比40年前複雜­太多。除非找到既可保障一黨­專政,又能滿足美方要求,也讓中產階層、官僚既得利益集團都可­接受的方案,否則習近平執政第二階­段,經濟、政治已面臨大危機。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