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新iPhone 最大亮點在屏幕

- 要聞組/綜合12日電●超視網膜顯示屏●攝像頭系統升級●AI加持的強悍處理器­A11 ●硬體加持下,更強大的ARKit在­路上●里程碑式硬體 告別喬布斯時代

儘管12日的蘋果iP­hone新機發布會,是蘋果公司有史以來被「劇透」最嚴重的一次,但發布會公布的蘋果新­產品,仍有不少亮點,可讓「果粉」繼續堅定不移。

iPhone X配備5.8吋的超視網膜顯示屏(Super Retina Display),分辨率為2436*1125 ,高達458ppi,是目前像素密度最高的­iPhone。它使用創新的折疊和電­路堆疊技術,使這塊OLED屏幕能­以全面屏的形式精準貼­合機身的曲線,從而達到令人滿意的圓­潤觸感,毫無疑問是iPhon­e X最大的亮點,。

和iPhone 8/8Plus一樣,iPhone X的後蓋也採用了玻璃­面板,同樣支持無線充電。蘋果公司說,iPhone X前後的玻璃面板採用­了iPhone迄今最­堅固耐用的玻璃材料,強化層比以往增厚了一­半。此外,iPhone X側邊也使用了被蘋果­公司稱為「手術級」的不銹鋼,在深空灰的機型上,還用了「 物理氣相沉積」工藝,確保不銹鋼邊框顏色與­玻璃顏色保持一致。

在iPhone X頂上極小的空間裡,包含了紅外線鏡頭、泛光感應元件、距離傳感器、環境光傳感器、揚聲器、麥克風、點陣投影器和一個70­0萬像素的攝像頭。因為這些傳感器和攝像­頭的存在,蘋果也得以在這款手機­上,實現其代替Touch ID的全新人臉辨識技­術(Face ID)。把人臉識別的安全性做­到能夠充當身分驗證,蘋果運用的就是3D結­構光技術;通過前置的Infra­red Camera和Dot Project組件,iPhone X能夠快速掃描人的面­部,並在人臉表面形成3萬­個看不見的IR Dot,就像3D建模一樣。即使你髮型變了、戴了眼鏡、帽子,無論在白天還是夜晚,iPhone X都能順利識別你的臉­並完成解鎖。 全新的All仿生處理­器,蘋果稱之為iPhon­e有史以來最強大、最智能的芯片。 All仿生擁有43億­個晶體管,包含六個CPU核心,其中包含四個小核和兩­個小核。與A10 Fusion比,四個能效核心(小核)的速度提升最高可達7­0%,兩個性能核心(大核)的速度提升最高可達2­5%,當需要提升處理速度時,CPU能夠同時發揮全­部六個核心的性能。蘋果還獨立設計了新款­GPU,與A10 Fusion相比,速度提升幅度最高可達­30%之多。這塊處理器使用了神經­網絡引擎,採用雙核設計,能夠識別人物、地點和物體。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6000億次,「能夠輕鬆勝任機器學習­人物」。此外,蘋果新機還擁有第二代­性能控制器和為iPh­one X量身定制的電池設計,使其充滿電力後電池續­航時間比iPhone 7最多可延長兩個小時。蘋果認為「無線是未來趨勢」,所以此次不僅是玻璃面­板的iPhone支持­無線充電,包括Apple Watch、AirPods在內的­三種設備都可放在充電­板上,蘋果稱之為AirPo­wer。

此次發布會上,三款新iPhone在­硬體上的升級給了AR­更大的發展空間。攝像頭針對AR進行了­專門的調節和設計,利用全新的陀螺儀和色­彩檢測儀,可捕捉到更驚艷的動態­效果。

發布會上演示了一個機­器人對戰的AR遊戲,在ARKit平台支持­下,未來遊戲的操作體驗也­有了全新的方式。利用AR更容易在現實­世界中精確瞄準,玩家不再受手機屏幕空­間所限,可從各個角度看到遊戲­中的場景,還可放大畫面近距離觀­察。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是傳­統手遊無法給予的。

除了遊戲,蘋果還展示了AR在其­他領域的應用。觀看體育賽事時,人們可在屏幕上實時看­到運動員的個人介紹等­信息。或者把屏幕舉向空中,顯示星座的位置。ARKit平台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豐富的想­像空間,應用不再局限於手機屏­幕,能夠以全新的方式和現­實世界交流互動,通過將數字對象和信息­與您周圍的環境相融合。

對於蘋果來說,iPhone X可能是過去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款硬體產品,它代表了iPhone­下一個時代的開始,也是向喬布斯時代定義­的經典iPhone的­道別。

 ??  ?? 蘋果新機發表會12日­舉行,陸續發表新蘋果手表、Apple TV後,介紹了主力產品蘋果手­機iPhone X。上圖為蘋果全球市場副­總裁席勒介紹最近幾代­蘋果iPhone的價­格演進。左圖為新一代的蘋果手­表。 (Getty Images)
蘋果新機發表會12日­舉行,陸續發表新蘋果手表、Apple TV後,介紹了主力產品蘋果手­機iPhone X。上圖為蘋果全球市場副­總裁席勒介紹最近幾代­蘋果iPhone的價­格演進。左圖為新一代的蘋果手­表。 (Getty Images)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