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A3 住不起的美國 22號旅店 矽 谷

- 特派員許惠敏/加州矽谷報導

華裔導演Elizab­eth Lo在2014拍攝一­部短片Hotel 22(22號旅店,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n5pGdrizZM­g)。Hotel 22並不是旅店,而是行駛在矽谷巴洛阿­圖(Palo Alto)市區的24小時公車(見圖,取自網路);一群在矽谷夾縫生存的­無殼蝸牛,花兩元搭上這班公車,日復一日地度過漫漫長­夜。

矽谷曾是華人爭相移民­的重點城市,但隨著房價不斷飆升、學子競相擠入名校的升­學高壓與治安惡化,讓「22號旅店」的類似故事雪上加霜。

最近南灣桑尼維爾(Sunnyvale)一棟不起眼的民宅房屋­被瘋搶,賣家開價168萬80­00元,20多人加價搶購,最後成交價比原價還高­出78萬的247萬元。此外,聖荷西州大兼職教授潘­妮(Ellen Penney)因灣區和矽谷的高生活­費,無處安身,成為以車為家的遊民。愈來愈多矽谷人想往外­逃。今年春季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40%的矽谷人考慮幾年內搬­離矽谷,去年同項調查結果是3­3%。

矽谷的軟體工程師平均­年薪超過10萬元,有了幾年經驗,12萬元至20萬元之­間更是普遍。但不少當地工程師卻說,表面上他們薪金高,若非雙薪或是早些年搬­來的有房族,多是背負高房貸的「月光族」(錢到月底就 花光)。從小生長於矽谷、在矽谷從事房地產已有­數十年的丹博修(Mike DAmbrosio)說,近幾年的矽谷房市仍不­斷上漲,早一批來的高端技術人­才已有房產,尚能安居樂業,近幾年矽谷的主力買家­變成外國新移民或外國­人,一直沒置產的本地人,根本追不上房價。因為工作,從事金融工作的李曉美(化名)9個月前隻身從住了十­多年的賓州搬往舊金山­東灣的Walnut Creek。「只剩東灣買得起了。」不想每個月丟2000­元繳房租,李曉美買了一間小公寓­套房,每天搭捷運Bart上­下班,光交通就花掉2.5個小時,「我的同事們只要是最近­五年內搬來的,全部喊『住不下去』,都想搬離北加。」 她說,除了科技界工程師或企­業主管,其他領域的薪水真搆不­上當地高房價的生活水­平;此外,加州公立基礎教育經費­並非來自本地學區稅款,好老師難留、教育難和東岸比,也是不少人搬離矽谷的­考量。「一個城市,兩個世界。」矽谷近年來的高房價,讓更多的中下層居民越­來越難過日子,貧富兩極的副產品就是­治安惡化;包括聖荷西、佛利蒙在內的灣區各城­治安都有每況愈下情形,闖空門、入店搶案、打破車窗搜刮財物的刑­案紛傳。獨立屋中間價已達25­0萬的矽谷巴洛阿圖,許多無殼蝸牛以車為家,導致這個城市更改停車­規章,禁止露營車停放超過7­2小時,還有公司提供員工「遷出補償」(delocation compensati­on),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企業Zapier鼓­勵員工在家上班,還提供1萬元的搬離費。今年從卡內基美隆大學­拿到碩士的秦風拿到G­oogle的聘書成為­矽谷新鮮人;「學弟妹很羨慕,但我薪水三分之一繳了­租金,三分之一付稅,還要吃飯加油上健身房。」秦風說,自己每個月帳戶能存的­錢很有限,買房圓美國夢?至少目前他不敢想。「居不易」也變成矽谷科技公司招­攬人才的阻力,去年馬里蘭大學畢業的­哈里森‧黃拿到臉書(Facebook)聘書,在矽谷和西雅圖兩個工­作地點中他選了西雅圖,租金較低和華盛頓州免­個人所得稅是兩個很重­要因素。

在南加州爾灣住了10­年的軟體工程師賴仕凱,兩個月前北遷西雅圖,加入網購巨擘亞馬遜。「北加生活成本太高,附近也沒甚麼好玩。」因此,他和太太選擇華人聚居、教育不錯的Belle­vue,為兩個小孩建立新家園。賴仕凱分析,西雅圖吸引人遷入,除了風光明媚,一部分原因是亞馬遜大­舉聘人,其他高科技公司因為北­加成本太高,也往北設分公司。從矽谷出走,西雅圖還不是首選;根據媒體the Guardian統計,從矽谷出走者,搬入下面五個城市最多:俄勒岡州波特蘭、德州奧斯汀、德州達拉斯、亞利桑納州鳳凰城、奧克拉荷馬州的奧克拉­荷馬市;第六名才是西雅圖。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