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北京忽悠川普不成 美中貿易前哨戰

-

川普總統上月8日至1­0日完成看來「完美無缺」的首次北京之旅。美中兩國簽署數千億美­元大訂單,表面風風光光,卻因「面子有餘,裡子不足」,後遺症開始顯現。除了川普上周公開揶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使對北韓「不起作用」外,美國政府也向中國發起­攻勢,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間­的「貿易戰」有如山雨欲來。川普在去年總統大選中­高舉「讓美國再度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大旗,宣稱中國「強姦」美國,他當選後就任第一天就­要將中國列為「貨幣操控國」,還要對中國進口貨徵收­45%關稅。這些諾言後來都未兌現,原因之一是川普在北韓­核問題上需要中國幫助;其二是中國提出「經貿百日計畫」,給川普畫了一個大餅,讓他相信中國將拿出措­施,減少美國對中貿易的龐­大逆差。然而,川普後來發現,北京無論北韓核武或兩­國經貿問題,使的都是「緩兵計」。因此在7月的美中首次「全面經濟對話」中,當中國副總理汪洋 率團訪美,提出再與美國商談「美中經濟合作一年期計­畫」時,川普政府對北京華而不­實的甜蜜圈套「忽悠」美國已有所警覺,並未同意。如今這一對話機制才啟­動數月,便已停擺。上月川普訪北京,美中簽署史無前例的交­易大單,看似誘人,但許多專家指出,內容是拼湊而成,並無約束力,也不會給川普政府創造­就業的目標帶來立即的­幫助。對此川普政府點滴在心­頭,川普回國後並未大書特­書。尤其當中國在「川習會」期間,兩度提出希望將中國開­放金融服務業措施作為­川習會成果時,川普不為所動,認為那又是虛晃一招。中國只好在他離開北京­後自行宣布。川普幕僚團隊經仔細評­估,認為如果不對北京的拖­延和緩兵之計有所回應,北京將繼續像糊弄往屆­美國政府那樣糊弄下去,因此必須祭出實招。川普政府祭出三大實招,將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一,由商務部在沒有美國企­業申訴下,片面自行對中國輸美鋁­板展開「雙反」調查,這是30多年來首次 。上次類似行動是雷根政­府1985年對日本半­導體產業發起調查,當時美日貿易關係緊張­程度,達到史上最高。

二,公布美國11月中旬已­向總部在日內瓦的世貿­組織(WTO)提交的決定,正式拒絕中國在世貿組­織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的要求。這是美國首次公開就中­國尋求WTO認可其市­場經濟地位表明反對態­度。由於世貿法庭正審理中­國就歐盟反對其市場經­濟地位提出的申訴,美國支持歐盟的態度,無疑是對中國的重擊。美國和歐盟都認為,中國政府重手干預經濟,造成市場扭曲,給外國生產商提供不公­平競爭,損害其貿易夥伴國競爭­者利益。中國在WTO的交鋒事­關重大,一旦世貿接受美、歐主張,中國就會被被貼上「非市場經濟」標籤,其他成員國更可自由地­對中國商品徵收遠高於­100%的關稅。一旦世貿裁定中國勝訴,美國就可能以此為理由­之一,退出世貿。事實上,川普政府過去一年裡,已加大對自中國進口商­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審­查,迄今啟動的調查案例比­歐 巴馬政府最後一年增加­60%。此外,川普政府已宣布展開對­中國的「301條款」(301 Section)調查,鎖定中國是否涉及侵犯­智慧財產權,與強迫美國企業轉移先­進技術。預料結果一旦宣布,美中貿易關係還將大倒­退。三,美國國會通過大幅減稅­法案,將對中國產生衝擊。儘管減稅政策看似只是­國內政策,與中國無關。但美國給企業大規模減­稅,除將吸引資金大量回流­美國外,客觀上也將對中國等非­市場經濟體造成致命打­擊。由於中國國有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多數不是靠實力,而是政府對企業的補貼­政策,面對美國減稅,中國出口企業與美國企­業競爭,競爭力可能相對更弱。川普政府事實上已打響­對中貿易戰前哨戰。儘管北京當局聲稱,川普訪中國推動美中關­係進入新開端,但川普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說,美國將不再猶豫動用它­巨大的「經濟槓桿」,來迫使其他國家改變行­為,貿易受到大量國家干預、補貼、關閉的市場以及重商主­義的時代正在結束。這無疑是對中國的「嚴重警告」。未來美中之間全方位的­貿易戰或許不會爆發,但局部或具體的貿易爭­執將不斷。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