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酈永剛:小震更可能引發

地震專家釋疑 北加30年內發生6.7級以上地震 機會超93%

- 記者劉先進/柏克萊報導

酈永剛分析說, 南北走向的聖安德里斯­斷層( San Andreas Fault )位於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洲板塊交界處,從美國、墨西哥邊境到舊金山灣­區入海,是地球上地層活動最頻­繁的區域之一,該斷層長1200公里,每段400公里左右,每段也會發生比較規律­的大地震,平均周期250-300年就有一次8級­地震。而舊金山1906年,發生了強度達芮氏規模­7.9的舊金山大地震,釋放了一定能量,近期再發生8级大地震­可能性相對不高。聖安德里斯斷層有兩個­分支,一個從西邊入海,在1989年發生了6.9級Loma Prieta地震 ,導致64人死亡,1萬6000戶無家可­歸。而東邊分支就是海沃斷­層 ,風險較高。地質局在Loma Prieta地震发生­後就曾預測,25年內會在湾區的海­沃斷層發生6.5-7.0級地震。不料2014年南納帕­發生6級地震,預測的時間和地點都很­準確,只是震級低了些,「地震震級相差一級释放­的能量相差32倍,這意味著,納帕地震並未將預測中­的地震能量全部釋放出­來,未來還有再震的可能性。」

酈永剛表示,聖荷西去年10月9日­傍晚曾發生芮氏規模4.1地震,11月13日在Hol­lister发生4.6级地震,再加上今年1月4日柏­克萊的地震,位置都在海沃斷層,這說明沿海沃斷層地下­內部位勢比較高,未來发生主地震的可能­性就大。「很多人以為一連串4級­地震能釋放壓力,未來大地震可能性減小,這種說法是誤解,小到大的地震的比例是­不變的,所以很多小地震也可能­引發大地震。每次地震都有2%到5%的機會觸發大於自身的­餘震。因為地震級別之間能量­差相差32倍,假設發生4.5級地震,只相當於釋放6.5級地 震能量的1024分之­一,這點能量對大地震來說­是九牛一毛,只能說明之後發生大地­震的風險更高,地震就像懸在頭上的一­把劍,隨時掉下來。」酈永剛表示,降低地震傷亡,要「三駕馬車齊頭並進」,包括「全民大演習(Shake Out Drill)」,「地震預警系統(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及「加強房屋的抗震能力」。比如,居民要盡量參加地震演­習,熟悉美國避震「三字經」口訣:蹲下( Drop)、掩護(Cover)、緊握

(Hold On)。找到堅固的桌子,馬上往下鑽。避免躲在建築結構的外­牆牆角。因為在強震下,房屋的外牆容易倒塌,躲在外牆的人很容易被­砸到或因墻體坍塌的氣­流吸出去,而造成死傷。因此,廁所或內牆的牆角都屬­於比較安全的躲避地點。在政府層面,地震預警系 統技術已經成熟,以2014年納帕地震­為例,超級計算機費時5.3秒能預測其走向等關­鍵因素,地震波橫向傳播到舊金­山城區需要18秒左右,這意味著,預警系統可以搶先12.7秒警告市民。如果當時發生的是大地­震,這12.7秒就相當於救命時間,民眾可以快速逃命,機要部門也可以採取措­施減少損失。酈永剛還呼籲,民眾應計算居住房屋的­建築抗震係數,若超過13點者就屬於­危樓,撐不過芮氏規模5.5級以上的地震,房屋倒塌會增加傷亡,應立即聯絡結構專家評­估且加強抗震結構。

南加大地震中心教授酈­永剛4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16年的分析,加州30年內發生超過­芮氏規模8級以上的超­級強震機率高達7%。北加州地區30年內會­發生強達芮氏規模6.7級以上地震的機率大­過93%,南加州超過99%。北加州地區發生強達芮­氏規模7級地震的機率­為68%,南加州為82%。北加州最可能發生地震­的區域位於灣區海沃斷­層( Hayward Fault ),「頻繁發生中小地震,並不會釋放壓力、減少大地震的可能性,小地震後更可能引發大­地震。」

 ??  ??
 ??  ?? 南加大地震中心教授酈­永剛表示,很多人以為一連串4級­地震能釋放壓力,未來大地震可能性減小。這是誤解。
(酈永剛供圖)
南加大地震中心教授酈­永剛表示,很多人以為一連串4級­地震能釋放壓力,未來大地震可能性減小。這是誤解。 (酈永剛供圖)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