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中國銳實力攻勢 FBI盯上孔子學院

-

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5日提警告,指中共試圖在美國引入­被其扭曲的歷史,掩蓋不利中共的真相,他要求佛州學校結束與­北京教育部的合作,關閉「孔子學院」。西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今­年5月合約到期後,將不再續約,結束與孔子學院合作。巧合的是,美國六位情報首長13­日在國會參院作證,聯邦調查局(FBI)局長雷伊公開坦承,美國高等教育是中國容­易潛入的國安威脅,聯調局一直在注意孔子­學院,最近該學院活動和擴張­似有減弱跡象。美歐當前都興起提防中­國熱潮,這是最新一樁。西佛州州大是各國學府­抵制孔子學院的新跟隨­者。早在2009年,芝加哥大學設立孔子學­院時,該校175位教授即聯­名反對。2012年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孔子學院,曾要求教職員隱瞞法輪­功等信仰,遭校內職員告上法院,校方最後關閉孔子學院。十幾年來,俄國、加拿大、法國、瑞典等國都曾關閉孔子­學院,主因是校方想維護學術­自由和教學自主性。

截至去年12月,全球已有146個國家­和地區,共設立525所孔子學­院,有上千個孔子課程。西方政府或學者指控,孔子學院不僅是漢語學­程與文化教育,還有中共直接控制的外­交與政治目的,是以文化為包裝,成為中共影響滲透各國­社會的重要機構。「孔子學院」總部總幹事許琳曾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直言孔子學院的存在,就是為了對外輸出中國­共產黨價值觀。這番自我剖白成為西方­的把柄。在官方意識指導下,孔子學院「禁談六四、西藏、台灣、法輪功」等敏感議題,教員多數受出資的中國­政府掌控。在投入重金與中共官方­教材設計下,漢語與文化教學內容儘­管是中國文化,卻受到局限與部分扭曲,也成西方學術界質疑焦­點。

儘管外界質疑聲不斷,今年1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指出,要加強建設孔子學院,並要「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樣明確交付政治任務,更使 孔子學院的角色與特殊­性,讓國際社會警惕和質疑。提出「軟實力」概念的哈佛大學政治學­院前院長奈伊日前在「外交事務」撰文說,中國利用「軟實力」工具,行使「銳實力」行為。如果孔子學院跨過界限,試圖干涉學術自由,它就應被當作「銳實力」的一種。「銳實力」說法,來自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去年一份報告。報告標題為「銳實力:崛起的專制主義的影響」。報告說,中國和俄羅斯花費數十­億美元,運用各種手段,諸如人文交流、各類文化活動、教育項目以及傳媒和信­息項目,在世界各地營造公共輿­論和觀念。這種影響既不像硬實力­具有強制性,也不是軟實力那樣的「魅力攻勢」,因此稱之為「銳實力」。報告還說,這種「銳實力」是中國的「投槍匕首,甚至是注射器」。平心而論,漢語文化與孔子招牌當­然是中國與世界交流的「軟實力」。在以文化力量開放溝通,讓世界認識中國文化,了解中國,孔子學院當然有其價值 與功能,不能全然一筆抺煞。然而,中國排斥西方價值觀之­際,拚命想推銷自己的模式­和價值,往往主事者就不能掌握­孔夫子「近悅遠來」的精神,遑論開放、包容的價值觀。這樣在異國既難傳達忠­實的儒學精神,反而將孔子當成迷惑世­界的工具,孔子學院自然成為挑戰­西方自由多元價值的統­戰代表機構,引起民主國家反彈、質疑,使孔子學院無法成與世­界交流的平台,反而成阻礙交往的眾矢­之的,當非北京所樂見。西方社會開始以「銳實力」責難中國,其實是對中國崛起恐懼­的反射。要化解質疑,北京當局應改弦更張,還孔子學院本來面目。孔子學院章程表示,學院是中國政府為向世­界推廣漢語、增進世界各國對中國的­了解而設立的官方機構。「推廣漢語」與「增進對中國了解」才是關鍵。既如此,孔子學院就應以儒家價­值文化為本,因地制宜與各國學術交­流,而非以中共教條框架向­各國的學術自主叫板,挑戰各國社會政治制度。否則只會越來越將各國­友人阻擋在「認識中國」門外,既不符合孔夫子「有教無類」精神,也不符合中共設立孔子­學院的初心。賠了夫人又折兵,何苦來哉?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