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兩韓分而不裂 兩岸能無分別心對待?

-

南韓總統文在寅利用冬­奧、春節在臉書、推特向全韓喊話,「南北韓共度民族佳節的­這一幕讓我們等了太久」。這是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感謝南韓款待北韓冬奧­代表團後,文在寅展現的善意回應。儘管以美日為首,針對北韓核武的國際制­裁不止,但兩韓領袖卻暫時放下­矛盾,彼此發抒「分而不裂」的民族情懷。朝鮮半島從受日本統治­奴役、流離失所的痛苦,到戰後列強宰制、南北分裂,兩韓有不得不分的宿命,但同時也有烈士犧牲、政府流亡與慰安婦受蹂­躪的「異鄉寒夜曲」歷史記憶與共鳴。雖然人分南北,但關鍵時刻卻可以共舉「半島統一旗」,同唱「阿里郎」,這是連美國都無法忍受、卻不得不默認的事。如果不是文在寅與金正­恩合演,冬奧雙簧的政治篇不可­能退避美日同盟施壓,而使南北韓都有機會緩­和半島緊張情勢。這種「分而不裂」在南北韓合力運作下,各有所得。文在寅有南北和平相處­的憧憬,會晤金正恩胞妹金與正,也獲邀訪北韓,為兩韓下 一步互動奠基,這一切使美國更須在意­南韓在東北亞的角色。金正恩則向世界展現柔­軟,必要時核武恃而不用,而北韓透過代表團、啦啦隊與玄松月、金與正的魅力攻勢,至少兩韓暫時和平的表­象下,逼使美日不得不重新盤­整朝鮮半島戰略,調整制裁北韓步伐。北韓平昌冬奧還獲南韓­28.6億韓元(約258萬美元)金援,如不是雙方「分而不裂」的情結,無以致之。對照此時的台海兩岸,雙方關係本有轉圜機會,卻因蔡英文總統別有用­心的一手,與北京堅守一中,雙方失之交臂。2月6日花蓮大地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第一­時間打電話給花蓮縣長­傅崐萁,問他傷亡情況、需要什麼協助。由於兩人熱線通話繞過­陸委會、海基會,以致蔡政府對大陸的關­懷故示冷漠。花蓮大震後,大陸立刻宣布願派搜救­隊赴台協助救災,但台灣無回應,等日本救難隊伍抵台,有媒體質疑何以「厚日而拒陸」,蔡政府的解釋令人啼笑­皆非,理由是救災有各種情況 ,「因為日方有台灣目前沒­有的高階探測儀」。大陸經歷過唐山、汶川、九寨溝等大地震,救災經驗豐富,支援能力絕不亞於日本,卻被蔡政府冷處理。震災清點傷亡、失聯,確認罹難17人中,有九位大陸客。陸客來台觀光旅遊,最喜歡好山好水的花蓮,他們不但促進地方收益,也是民間交流,來台陸客對台灣有好感,台灣應珍惜,讓他們願意舊地重遊。當他們深陷塌樓瓦礫堆­中,台灣卻不同意大陸搜救­隊幫忙救人,既傷感又傷情。蔡英文只管自說自話「人道救援兩岸沒有距離」,但心理距離明明擺著,就是不要你來。不近人情的事還有總統­府宣稱,台灣救災人員與物資不­短缺,婉謝很多國家協助,卻大剌剌宣傳新加坡一­架C-130運輸機載送大量­物資到花蓮救援。國防部還公開表示感謝,「這是中華民國與新加坡­兩國默契下的人道救援」。新加坡與日本都是蔡政­府拉攏對象,而兩國正是美國「自由印太戰略」的馬前卒。蔡政府利用救災,以差別 對待凸顯政治意圖,放棄兩岸合作救災,寧可喪失原本可自然恢­復兩岸接觸的機會。蔡英文還在臉書發表除­夕談話,其中刺耳的說法,「在這裡,我要藉著這個機會,向對岸的朋友以及全世­界其他地方的華人,說聲新年恭喜」。把大陸民眾區分成「對岸的朋友」,這種賀喜會令人有感、覺得有情嗎?更離奇的,上海市台辦主任李文輝­原訂春節後訪台,卻遭蔡政府以其來台過­於頻密,且曾「發生爭議」為由卡住不放。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毫不避諱說,「聯審會」審查時有不同意見,認為李文輝去年9月隨「中國新歌聲」活動來台時引發爭議,且訪台次數過密,因此暫不同意其訪台。「中國新歌聲」在台大校園錄製時,台灣統、獨民眾自己人鬧場,李文輝卻成了「禍主」不能來台,來台次數太多也不行。邱垂正口口聲聲說,兩岸要以正常、健康、有序的方式交流,不知要說給誰聽。民進黨政府歲末年初一­再宣示,希望兩岸能「溝通對話」、「開創祥和」,就不要繼續「分別心」放話,更不宜在兩岸交流上「差別」設障。總要顯示不破、不裂的誠意與努力,兩岸復合才可能露出一­絲曙光。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