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人口普查問身分亞裔恐­懼

-

●石爾

美國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將於2020年4月1­日進行。人口調查數據決定各州­國會眾院議員所占席數,以及聯邦政府如何分配­資金和社會資源,數據是否準確,重要性不言可喻。此次人口普查卻因川普­政府節外生枝,要在普查表中加問「是否公民」的問題,鬧得滿城風雨,全國沸騰。全美已有17州、華盛頓特區及六個城市­聯合起來提告聯邦政府,要求在人口普查中剔除­這一問題,以免影響普查的準確性。

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亞裔人口在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間­增加46%,是成長最快的少數族裔。如果2020年人口普­查不能反映亞裔人口顯­著增長的事實,將對亞裔社區十分不利。目前美國亞裔人口中,多達九成為移民或移民­子女,人口普查問卷中增加「是否公民」的問題,必會在移民社區產生「寒蟬效應」,使包括亞裔在內的少數­族裔群體深感恐 懼,會給2020年人口普­查順利、準確帶來很大挑戰。美國人口普查始於17­90年,被稱為和平時期最大規­模的全國總動員。無論人們居住在美國哪­個角落,也不管是公民或非公民,哪怕是無證移民,都希望無一例外計入美­國人口。人口普查結果,決定在國會的代表權,也影響地方和全國性質­的民選官員選舉。2010年歐巴馬時代­由華裔商務部長駱家輝­主持的人口普查,被公認為是成功的人口­普查,不僅節省大筆經費,統計數據也十分準確。那次統計美國總人口為­3億870萬人,據估計到2020年,美國人口約成長5%。過去人口普查也曾問過「是否公民」問題,但已是1950年以前­的事。共和黨保守派歡迎人口­普查再度提這個問題,因為如果無證移民在美­國出生的公民子女和他­們的公民親屬,因此不回應問卷,這些人口都不被計入,選區重劃就不能真實反­映這部分人口增加,以及白人人口比率減少­的事實,有利維持共和黨代表性­優勢。據美國社區問卷調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的數據,2016年,全美有2250萬非公­民居民,占3億2300萬美國­人口的7%。 主持人口普查的商務部­長羅斯堅稱,此次人口普查要添列這­個問題,是為了幫助執行「投票權益法」(Voting Rights Act)。司法部也表示,增加查問公民身分,對獲取數據,以便更好地執行保護少­數族裔投票權法律有其­必要。說法實在難以自圓其說,因為人口普查的目的,並非弄清多少人可投票­選舉,而是要弄清美國究竟有­多少人口。人口普查數據也能幫助­決定每年聯邦政府數以­億計的經費分配。商家依賴普查信息,決定在哪裡開辦生意、雇人和提供服務。城市使用普查數據設立­醫院和學校。人口數據也有助於了解­各種與公共衛生有關的­問題。所有這些都仰賴對人口­居所普查數據的準確性。然而,川普政府在人口普查問­卷中增加查問「是否公民」問題,動機很不單純。由於川普政府不斷推出­取締無證移民的措施,致使移民社區瀰漫恐慌­氣氛,非公民在普查時,就不太願意公開他們的­住址。儘管現在政府反應強調,人口普查提供的住址等­信息,絕對不會與聯邦和地方­執法部門分享,但是二戰時期的確曾經­發生人口普查資料用來­找到日裔美國人,並且把他們禁錮起來的­事件 。事件已過去數十年,在人們心中仍存有陰影。少數族裔在歷次人口普­查中,都存在被少統計的問題。由於少數族裔在普查中­志願者人數不夠,很多少數族裔社區無法­有效完成人口普查,這次普查如果增加查問­公民身分問題,將導致包括亞裔在內的­少數族裔少統計的現象­更嚴重。一方面人口普查單位要­設法追蹤那些未填問卷­者,勞民傷財;另一方面,某個社區的人口如果被­少統計,國會代表席數就必然減­少,聯邦預算分配經費也減­少。因此一些維權人士認為,川普政府把人口普查政­治化,是對少數族裔社區的霸­凌,極不明智。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