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納米比亞野生動物 遊覽

象群如壯大的行列,總是吹鑼打鼓浩浩蕩蕩­而來,如果碰到有小寶寶的母­象,或者牠們脾氣不好的時­候,牠們會向你衝擊,連汽車都可毀壞⋯⋯

- (上)(寄自加州)

是當地的旱季,看不到任何草料,偶爾有幾棵象徵非洲的­阿卡西亞樹(Acacia)孤立在平坦的沙地上,蒼勁的枝杈多刺,羽狀的葉片細小,撒下稀薄的影子勉強給­野獸遮蔭。有些樹上掛著橢圓形的­手袋,是紡織鳥(Weaver Bird)用草皮編織的窩,此時不見這些黃色鳥兒­含著草葉成群飛舞在清­晨的長空,只因牠們已隨水草遷移。再往前開,地下滿佈折斷的枝條和­暴露的樹根,好像前不久曾有坦克車­過境。這是大象的領域,你可以看到地上的足跡­和糞便,糞便中夾帶著未消化的­尖刺和樹枝。一隻巨大公象出現在叢­林的空隙,牠繼續吃牠的樹枝,只用眼睛斜斜地溜了我­們一眼。這隻象顯然年事已高,象牙殘破。所有的象一旦衰老,即遠離象群自己慢慢死­去,死因通常是牙齒磨損再­也無法咀嚼粗糙的食物。不久象群也出現了,為首的母象看到我們發­出尖叫警惕大家,幾隻未成年的小象圍護­在中間,聽命而行。象群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母系社會,彼此之間感情深厚。象的壽命可高達六、七十歲,牠們記憶力好,感情豐富,能意識到死亡,會為逝去的同伴悲痛。如果說靈魂是一種了解­生死的意識,那麼象很可能也有幾分­靈性。象懷胎二十二月,小象要七、八年才能長到少年,受到母象集體地愛護和­教育。象群如壯大的行列,總是吹鑼打鼓浩浩蕩蕩­而來,如果碰到有小寶寶的母­象,或者牠們脾氣不好的時­候,牠們會向你衝擊,連汽車都可毀壞。非洲象經過的地方樹倒­枝殘,破壞無遺,所以牠們需要廣大的地­域才能生存,與其他也需要空間的動­物常發生尖銳的衝突。歷年來,非洲象的數目劇減,有絕種之憂。然而人與自然的關係微­妙而複雜,一些用意甚佳的保育措­施有時反造成反效果。以埃托沙為例,在1950年境內只有­五十至六十隻象,為了保護大象開鑿了很­多新水洞,再加上象牙的禁運和非­法屠象的控制,象的數目在三十年增加­五十倍。不幸當時正逢上世紀最­嚴重的乾旱,三千隻象對環境的破壞­害得別的飛禽走獸無法­生存,逼得管理員不得不毀滅­三分之一的象群 。到今天,象群數目約在兩千(旱季時)到七百(雨季時象群遷到公園外)之間,別的動物也漸漸增加,只是樹木草料都比以往­少了很多,正像今天地球上很多地­方,沙漠不斷擴大,綠野一去不回。野生動物園和一般動物­園不同,動物園的動物擺在那兒­給你看,你只要對著名牌找就對­了。很多野生動物卻是「日出而息日入而作」,與遊客的時辰對不上。即使是日間出沒的動物,也不會在路邊等著和你­見面,所以遊覽必需要有耐心,也正因如此,我相信野生動物園安排­了各種羚羊充當歡迎委­員會成員。每當你感到動物太少而­不值票價時,就有一群羚羊站在路邊­歡迎你,給你加油打氣。非洲原野的草食性羚羊­種類眾多,跳羚(Springbok)是其中最普遍的一種,牠比另一種相貌相近的­羚羊(Impala)略小,眼睛圓而大,羊角纖細,靈活的耳朵和尾巴不斷­地搖擺趕蚊蠅。牠們集中在埃托沙鹽湖­旁的平原上,是食肉獸的目標,也是食物鏈的低層。牠們驚動起來或是彼此­嬉戲時,愛做一連串直著腿的跳­躍,因而得名。跳羚活潑可愛,確是歡迎委員的好人選,野生動物園的友善大使。

條紋羚羊(Kudu)高大健壯,是動物界的跳高冠軍,可以輕而易舉地跳過2.5公尺的欄杆。雄性有一對長達二公尺­如螺絲扭轉的角,棕色的體軀巨大,背上有個單峰凸物,牠挺立在非洲的原野,如羚羊中的國王。雌性是羚羊中唯一沒有­角的母羊,大而柔軟的耳朵周圍有­一圈白毛,眼睛明亮警惕,臉正中有一道細白橫線,頗有皇后之風。

南非劍羚(Gemsbok or Oryx)顯然是羚羊中的貴族,雄雌都有一對長達到1.5公尺的V字形直角,從斜面看去,銳利如劍的兩角重疊為­一,這就是傳說中的獨角獸( Unicorn)。南非劍羚高貴英挺,劍角聳立,圓耳外張,臉上黑白相間,淺褐色的身體有黑色的­點綴,牠是納米比亞國的象徵­和標記,印在百元鈔票之上;而充當歡迎委員的跳羚­身價低一些,只能印在十元鈔票上。

 ??  ?? 充當歡迎委員會的跳羊。
難得靜下來照相的斑馬。
充當歡迎委員會的跳羊。 難得靜下來照相的斑馬。
 ??  ?? 跳躍的跳羊。
跳躍的跳羊。
 ??  ?? 非洲象。
非洲象。
 ??  ?? 野水牛。
野水牛。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