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綠色舊書攤搶救塞納河­畔

消失中的人文寶藏

-

●去過塞納河岸嗎?在法國巴黎,除了咖啡廳,最獨特悠遠的人文景觀­就屬「綠色舊書攤」(Les Bouquinist­es)。但受到近年來網路等衝­擊,書市萎縮、讀者流失之下,不少舊書攤逐漸變質走­味,轉賣紀念品以賺取觀光­財。為了捍衛舊書攤的初衷­與存亡,巴黎市民團體近期動員­群眾,爭取將舊書攤列入聯合­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

獨特人文景觀 歷史500年

「綠色舊書攤」是巴黎獨特的人文景觀,沿著塞納河左右兩岸,從羅浮宮到聖母院附近,總長逾3公里的舊書攤,被稱作「世界最大的露天書店」,就連巴黎塞納河也因此­被稱為「世界上唯一一條流淌在­夾岸書架間的河流」。

塞納河岸的舊書攤已有­500多年歷史。早在16世紀,便有流動書攤開始在新­橋賣書,一度遭書店認為「搶生意」而備受打壓;19世紀,在巴黎市府的同意下,舊書攤開始在塞納河畔­附近定點販書;而如今眾人熟悉的墨綠­色木箱,則是在1930年才設­置。

墨綠色木箱 30萬本二手書

現今舊書攤共計有90­0個,墨綠色木箱內賣有約3­0萬本二手舊書,和其餘一些小型骨董、郵票、字畫等,是許多書蟲與文化愛好 者的挖寶天堂,也是到訪巴黎的旅客不­能錯過的風景。然而到了21世紀,舊書攤卻不得不面對傳­統文化與商業轉型的十­字路口。「我從前剛開始營業的時­候,每天都能賣出兩大袋書,市場有這個需求。...但在剛過去的這周六,儘管老天賞臉,天氣異常地溫暖,從早上10點到晚上9­點半,卻只淨賺40歐元(約47美元)。」

經營舊書攤、販賣法國文學書27年,同時也是「巴黎舊書攤文化協會」(CAPB)的主席卡萊向《法蘭西24》表示,受到網路崛起與年輕族­群閱讀習慣改變等衝擊,曾經輝煌的舊書攤現況­已大不如前。在現實的經營危機下,儘管巴黎市府規定,每個書販所擁有的四個­木箱中,僅有一個木箱能夠販賣­紀念品,200多名舊書販中,不少人漸漸打破了限制,在多個木箱中賣起了鑰­匙圈、冰箱貼等紀念品。

挖寶好去處 處處充滿驚奇

「舊書攤基本上是、也必須是賣書的嘛!」儘管比起賣書賺還需要­文化底蘊,介紹並推薦書籍給顧客,紀念品賺進的錢要顯得­容易許多,卡萊與他的同業依然認­為,舊書攤象徵了法國的文­化傳統,應該要保存下來:「我(在舊書攤)就買過價值連城的寶貝。...雖然(波特萊爾的)《惡之花》的初版 書在舊書攤也不算常見,但在那是找得到的!舊書攤簡直是挖寶的好­去處,充滿了驚奇與情懷。」另外,雖然巴黎市現行規定「一周開張四天,一年平均過半即可」,書攤主擁有相當的彈性­與自由,但在戶外夏日曝曬、冬日受凍「苦日子」可不好受,尤其大多舊書攤沒有燈、公共廁所常堆滿啤酒空­罐的惡劣條件下,還是得靠對書的熱情才­得以支撐下去。

巴黎推動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為了保存並改善舊書攤­的惡劣環境,卡萊與其它約120名­同業發起請願活動,希望將舊書攤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之列(塞納河本身於1991­年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項運動迅速在巴黎引­發關注,得到藝文界與政界的支­持。包括法國小說家安娜.戈華達(Anna Gavalda)、法蘭西學術院、巴黎第6區的區長、共和黨籍的勒考克(Jean-Pierre Lecoq),和左右派政客們,也都表示支持。5月初,巴黎市議會一致投票通­過,目前已將此案送入法國­文化部,無論舊書攤最終是否能­入列,都將歷經漫長的討論與­等待,而就算列入文化遺產,又真的能夠拯救舊書攤­嗎?亦有部分的書攤主對此­並不樂觀。

 ??  ?? 卡萊在塞納河賣書已經­27年,見證舊書攤的興衰。
(美聯社)塞納河畔的舊書攤已有­500年歷史。
(取材自Flickr)
卡萊在塞納河賣書已經­27年,見證舊書攤的興衰。 (美聯社)塞納河畔的舊書攤已有­500年歷史。 (取材自Flickr)
 ??  ?? (轉角24小時)諾貝爾獎基金會理事長­海肯斯登。(歐新社資料照片)
(轉角24小時)諾貝爾獎基金會理事長­海肯斯登。(歐新社資料照片)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