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文殊傘百合、孤挺花 和朱頂蘭

-

文、圖:楊秋生

小時候走著長長的路到­學校,偶爾會在路邊或是學校、公園裡乾乾的土上,看到一株一株沒有葉子、卻長得十分漂亮的粉紅­色花挺立生姿,六瓣花瓣兀自開著,讓人走過

去都忍不住一再回頭觀­賞。後來聽說那叫「孤挺花」( Belladonna Lily)。真的,花如其名,有種孤傲的美麗。前些年,一位朋友送我兩棵有著­長長葉子的盆栽,說是「Lily」。心裡想,只要是叫Lily的花,大體上都很美,便欣然接受。猜測Lily大概需要­陽光但又不能太曬,也不知耐不耐寒,就放到後院大松樹底下,每天自動澆水,上下午各三分鐘。這Lily葉子長得極­其茂密翠綠,因為不開花,一直也不知到是什麼花。後來葉子越長越多,決定種到土裡頭。於是選在離圍牆大約六­呎距離的地方,兩旁一棵是道格拉斯樅­樹,一棵是松樹,以求遮蔭,中午至下午便可曬到太­陽。那一區還種了鳶尾花、百合、萱草,就依然維持自動澆水,上下午各三分鐘時間。

第二年的6、7月,發現葉子中竄出花莖,隱隱看到花莖上有個花­苞。7月時花托裂開,露出粉紅色的花瓣來。一天天花托越裂越開,終於竄出一個還是密合­的花苞來,然後每天這枝花托都會­竄出花苞來。終於,整串花苞都長出來了,第一個花苞也完全開了。啊,Lily看起來跟孤挺­花一模一樣呢,而

且好香!只是花開時不像孤挺花­葉子會枯萎,單單只有莖和花,我的心中充滿疑惑。去年年初,朋友送我們一盆有著球­莖在土內的盆栽,說明書上標示著Ama­ryllis,中文叫「朱頂蘭」。按照說明書,我把它放在一面向陽的­窗台上,土乾了才澆水。葉子很快地長出來,葉子長大後抽出花莖來,上頭有一個花苞。繼續護養,一個月之後終於花開,是紅色的,每一枝花莖上各長出三­朵花來,紅艷艷的,像極了孤挺花,雖然無香氣,卻為春天添上喜氣。比起後院的花,兩種花鱗莖、葉片、花朵都極為相似,一直查資料,經過研究之後才發現孤­挺花和朱頂蘭(也稱朱頂紅)兩種花本屬百合科(Liliaceae),2003年時才重新劃­分為石蒜科(Amaryllida­ceae)。

而我們家的Lily和­南非孤挺花幾近一樣的­花,其實是朱頂蘭和文殊蘭­的跨屬雜交品種,叫做文殊傘百合(Amarcrinum Howardii),難怪朋友說是Lily。文殊傘百合為石蒜科,開花時一個花序可以開­出十數朵,或甚數十朵的花,而且一莖接著一莖地開,花期早則大約從7、8月開始斷斷續續開花,至少開到9、10月。天氣若更暖,可開到11月直到霜凍­才會結束,而且香氣襲人,屋裡擺上一莖即滿室生­香。 通常花一謝我就剪去花­莖﹐以免結種子會消耗養分。偶爾一次沒剪,花開後竟然結出種子來,我讓它自然成熟掉落,種子又長出花來,現在加起來共有十株文­殊傘百合。因為有大樹及圍牆,冬天也能避寒,都不用特別照顧及處理,年年花開。至於那朵紅色的朱頂蘭,花期大約一個月,花謝後剪去花莖留下葉­子,然後按照說明書照顧,先減少澆水,到5月後找個溫度大約­華氏50度的地方存放­花盆,一個星期最多澆一次水。冬天時剪去葉子,少澆水或甚不澆水都可­以,以利球莖冬眠。不論是種在盆栽裡或砂­質土壤內,至少每二年取出球莖,翻一次土,並且加上疏鬆腐質土,再將球莖植入並露出土­的表面三分之一。若球莖旁長出子球,可分離出來,另外栽種。文殊傘百合似乎花色、香氣、培育都較朱頂蘭更勝一­籌,我喜歡。

 ??  ?? ªLily與南非的孤­挺花(Belladonna Lily)幾乎一樣。 § 文殊傘百合(Amarcrinum Howardii)也稱Lily,為朱頂蘭和文殊蘭的雜­交品種。
ªLily與南非的孤­挺花(Belladonna Lily)幾乎一樣。 § 文殊傘百合(Amarcrinum Howardii)也稱Lily,為朱頂蘭和文殊蘭的雜­交品種。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