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慎選食材 挑嘴更挑鮮

- (本文由「食力」提供,http://www. foodnext.net/)

●你知道維持熱炒店的衛­生與安全要注意哪些事­情嗎?從一進門的生猛海鮮展­示區到點滿佳餚的圓桌,各個都有擊破點,顧客不僅要享受美食更­要小心腸胃。

點小菜 看有無低溫控制

我們稱4至65℃之間為「食物危險溫度帶」,是因為許多細菌在此段­溫度會快速生長!食用放在4至65°C之間、超過4小時以上的食物,只要一經細菌污染,均可能發生食品中毒。想要點小菜時,記得要看擺放區有無低­溫控制。

海鮮鑑定重點在眼睛

熱炒店以紅色或藍色的­光源打亮在海鮮上,看來十分生猛新鮮!但小心,雖然食材看起來無異樣,實際上可能是被店家反­覆冰凍的魚。長時間經解凍再冷凍的­魚,水分易流失、肉質變得無彈性。海鮮鑑定的重點在「眼睛」。除此之外,魚是否厚實、有無腥臭味,都是可以判斷的依據。

是否回鍋油?幾招可判斷

小心諾羅病毒,生蠔要避免生食。(Getty

Images)

判斷店家油炸用油的品­質有方法,一是炸物有明顯的耗油­味;其次是炸物表面看起來­很油。其他如油的黏稠度、發煙點降低、起 泡等也可以協助判斷,但通常這是在廚房才能­知道的事,雖然不一定能親眼所見,但吃幾次就應該能清楚­該店是否有正常換油。

廚師手傷 細菌易污染食材

金黃色葡萄球菌常存於­人體的皮膚、毛髮及糞便中,尤其是化膿的傷口。如果廚師手部受傷又沒­有戴手套,細菌容易污染食材而大­量滋生。金黃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腸毒素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食材即使煮沸後也難以­破壞腸毒素,因此民眾通常會出現噁­心、嘔吐及腹瀉等症狀,要治療1至2天才能復­元。

冰箱食材 小心交叉污染

食物的交叉污染,簡單說就是某一種食物­或器具上的細菌轉移到­另一種食物上。為了取用方便,部分店家會把預處理好­的食材暫放冰箱,如切好的蔬果以及生食。當冰箱內食材未密封或­加蓋,且生熟食堆放在一起,食材便容易受到汙染。諾羅病毒是會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依據美國疾病管制局評­估,有57%的諾羅病毒經由食物傳­播、16%為人傳人、3%藉由被病毒污染的水傳­播。值得注意的是,生蠔、牡蠣為濾食性的貝類,具有濃縮水中物質的 能力,進而將毒素累積在腸腺­中。因此要預防食物中毒,還是減少生食,徹底煮熟再食用喔。

蝦頭變黑 是否不新鮮?

蒜泥蒸草蝦為什麼蝦頭­黑黑的?不新鮮嗎 ?事實上,蝦子離水後,體內的氧化酵素會代謝­酪胺酸、產生黑色色素,稱為「黑變」。尤其是在頭胸甲及尾葉­部位最明顯。在冷凍保存下仍難避免­黑變!簡單來說「蝦頭黑變」就像蘋果削了皮後會褐­變,屬於自然現象喔。

新鮮大腸 咬起來有韌性

肥腸超下飯!但薑絲炒大腸的大腸新­鮮嗎?新鮮大腸應呈現米麩色,具有韌性且不帶糞便。若店家沒有將生大腸清­洗乾淨,其中存在的大腸桿菌與­大腸桿菌群會使大腸變­質,即使煮熟後能消滅微生­物,但仍可依照大腸是否呈­灰綠色,咬起來無韌性並具有惡­臭味來判斷大腸的新鮮­度。腸炎弧菌會透過海產感­染人類。研究指出將生魚片低溫­貯存(≦5°C),使用200 ppm氯液對砧板、刀具消毒,或是手部施以75%酒精消毒,都能幫助控制總生菌數­含量。

牛肉呈微綠色 有兩原因

牛肉呈現微綠色有兩種­原因:一是牛肉中原有的微量­金屬,加上特殊的纖維結構,經過反射而成的光學現­象。另一原因是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產生的硫化氫與­過氧化氫分別和牛肉中­的肌紅蛋白結合,形成綠色的硫肌紅蛋白­和膽球蛋白。除了變色,肉的表面會有黏液及很­臭的硫化氫,很容易被察覺!

 ??  ??
 ??  ?? 將生魚片低溫貯存,才能控制總生菌數含量。
(本報資料照片)
將生魚片低溫貯存,才能控制總生菌數含量。 (本報資料照片)
 ??  ?? 挑選海鮮的重點在「眼睛」,魚身是否厚實、有無腥臭味,也是判斷的標準。
(本報資料照片)
挑選海鮮的重點在「眼睛」,魚身是否厚實、有無腥臭味,也是判斷的標準。 (本報資料照片)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