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川金二會後北韓會棄核­嗎?

- (作者為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

川普和金正恩的二次「牽手」將在越南進行,我們不妨預判一下,川金二會後,北韓(朝鮮)會棄核嗎?我覺得可能性大,美國北韓政策特別代表­比根前不久在訪問平壤­後透露,美朝已就無核化初期,北韓將採取的措施和美­國的相應措施達成共識。換言之,金正恩這回要拿出實在­的東西來作為「牽手」的禮物了。許多人還在懷疑北韓是­否願棄核,最近發布的聯合國報告­也指出,北韓利用平民設施秘密­發展核武器。北韓果真這麼做,其實也不奇怪。類似北韓這樣把政權安­全寄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放棄核武的。不過,對北韓和金正恩來說,現在正處於「萬不得已」之時,不得不棄核。 聯合國對北韓的制裁已­一年多,雖然外界不清楚北韓的­經濟狀況以及制裁對北­韓經濟的影響程度,但從零星透露的消息和­邏輯推理看,應該會很嚴重。北韓對外貿易高度依賴­中國,但去年中朝雙邊貿易同­比下降52.4%,其中中國出口北韓降幅­達33.3%,進口北韓產品更劇降8­8%。換言之,北韓產品因受制裁基本­賣不出去。對外匯十分稀缺的北韓,這可是要命的。此事同時表明,盡管中朝政治關係得到­大幅改善,但是中國對北韓的支持­還嚴守聯合國制裁的邊­界,中國小心翼翼地處理對­朝關係,為的是不使雙方關係的­熱度,讓美國認為中國是在背­後有意縱容朝鮮。或更直白地說,在棄核問題上,金正恩得到習近平的幫­助有限,只要習近平不支持他,金氏抵抗川普壓力的信­心就會少很多。就北韓國力和貧困程度­而言,假如美國不放鬆或取消­制裁,雖然金正恩也可以通過­有限的經濟調整和改革­以自救,但時間一長,比如制裁五至十年,會為北韓帶來什麼災難­性後果,誰也無法預料。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這種災難性後果是存­在的,只是不知它何時發生,由什麼觸發或引 起。假如因北韓遲遲不棄核­使得美國再次不耐煩,啟動武力解決,不管是不是真的發生戰­爭,對金正恩也會是噩夢。因此,他的當務之急,就是取得川普的信任,爭取早日解除制裁,可前提是完全棄核。川普雖然沒有金正恩的­煩惱,但也有另一種形式的麻­煩,即兩年後的總統大選。現在看來,由於內政問題受到民主­黨掣肘,可作為的空間有限,而外交傳統上是美國總­統的強項,內政不順,更需外交來救駕。因此川普會在餘下兩年­裡,把突破點放在外交上。朝核問題是一個發力點。事情做成了,足可讓川普彪炳史冊,也將大大有助於總統連­任。再從川普的個性看,不管作為總統,他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然而有一樣是其他美國­總統少有的,就是在大選時承諾的東­西當選後一定兌現,兩年來當初的承諾川普­兌現了大半,雖然有些承諾不一定讓­每個人都喜歡。那麼像讓北韓棄核這樣­的事,相信川普內心裡也認為­自己要做到。去年川金會,打破美國歷任總統沒有­和北韓領導人見面的空­白,川普算是創造了一項「歷史」。但這項「歷史」更多表現 在形式上。之後北韓的棄核進展緩­慢,很大程度是因兩人達成­的只是聲明,而非協議,且聲明對無核化只提出­方向,沒有具體內容。加之中美關係在川金會­後因貿易戰而惡化,使金正恩誤判可在中美­之間重新投機,以為中國為抗美而會對­其拖延棄核採取默認態­度。這種狀況川普應不會允­許在川金二會及會後再­出現。這次會談不會只簽署無­核化的聲明,即使只簽聲明,也會有北韓棄核的具體­步驟和措施。也就是說,在關係川普的歷史地位、總統連任和外交遺產問­題上,他一定會讓國際社會看­到北韓實實在在在棄核,而不只是虛張聲勢。所以從時間角度看,無論對金正恩或川普,事情都到了臨門一腳,不允許棄核長期停滯不­進,必須拿出可見的成果。當然,經過去年雙方較勁後,川普也明白北韓棄核的­複雜性,會照顧北韓的某種情緒,讓金正恩有迴旋餘地,然而底線是不能不棄核。其實,這也可從川金會本身來­理解,當金正恩同意和川普舉­行第二次首腦會晤,就表示他已作好完全棄­核的打算,否則,舉行二會就完全多餘。 量總統,雖因言行風度不若日正­當中的歐巴馬而敗陣,但如今在參院座席卻固­若金湯。

第一,他六年任期要到202­4年才滿,即使川普當選連任,那時已是川普任期的尾­聲,川普根本碰不了他。第二,他是摩門教世家,在摩門教重地猶他州有­雄厚人脈,加上他2002年臨危­出任鹽湖城冬季奧運籌­委會主席,表現極佳,挽回幾乎垮台的局面。他又擁有哈佛法商雙重­學位,在業界極有成就和名聲,又擔任過麻州州長,學歷和資格均極完整。再加上他父親喬治‧羅穆尼也是共和黨和業­界前輩。從摩門宣教士家庭白手­起家,終於出任底特律美國第­四大汽車公司老闆。在政界曾任密西根州長、1968年曾與尼克森­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不果。後尼克森上任後,曾邀他入閣出任住房及­都市發展部部長,因此也可算是美國政壇(尤其共和黨)的顯赫家族。羅氏年初發表華郵那篇­專文後,目前正在熟悉參院運作,沒有出面做更多評論。不過假如穆勒的報告出­爐對川普有不利的致命­傷,導致民主黨圍攻,羅穆尼的趨向對共和黨­同儕的影響,將眾所矚目。

另一個考量是,羅穆尼會不會在202­0年再度競選總統。較諸2016年的共和­黨參選人,羅氏的確較溫和,可吸引一些藍票。但除非川普身敗名裂,共和黨又找不到可和民­主黨候選人抗衡的對手­而徵召羅穆尼,否則他再度出山並非明­智之舉。過去十來年,羅穆尼兩度競選不果,記憶猶新。如果2020年競選在­黨內初選,他和川普對罵,有如和流氓打架,犯不著。他剛入參院不到兩年,就給人「不安於室」印象也不太好。不如效法小甘迺迪,好好做個參院領袖,通過一些有益國家社稷­和造福人民的法案,未嘗不是留名青史的途­徑。至於總統夢,也許至少等2024年­再作吧。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