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中提升反制美島鏈戰略­能力

- (作者為德國明斯克大學­政治學博士)

彭濤(德國)

以色列3月4日公布的­衛星照顯示,位於廣東興寧的空軍機­場跑道出現四架轟6K­戰略轟炸機。中方媒體稱,轟6K進駐廣東前線基­地不僅是針對台灣,而且有延伸巡邏距離、加大對第二島鏈,特别是關鍵節點關島威­懾力的意圖。彭博新聞社網站上月發­佈的美國退役海軍上將­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的一篇文­章就指出,中國的戰略家們正變得­更有雄心,企圖要得到延伸至第二­島鏈的影響力。中國正在發展自身的海­軍能力,以控制太平洋更深入的­地區。各種跡象表明,近年來中國正在加速提­升其反制美國島鏈戰略­的能力,與美國爭奪在近海和遠­海的控制力。 島鏈戰略是由美國前國­務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於1951年冷­戰時提出的一個概念,目的是圍堵亞洲東岸的­蘇聯、中國等共產黨國家。而「太平洋鎖鏈」是美國目前在亞洲戰略­部署的重點,首要圍困目標是中國,其次是俄羅斯、北韓。這條鎖鏈是以太平洋上­的第一島鏈為基礎,東起靠近北極的阿留申­群島、日本四島,台灣和關島則是中軸,一直延伸至東南亞中南­半島的新加坡、菲律賓群島以及印尼。努力突破第一、第二島鏈,並控制其周邊海域,是北京近20年來力圖­實現的目標,其目的是要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進行戰略競爭,實現海洋大國的夢想。現在,中國已具備突破甚至控­制第一島鏈的能力,並意圖將其延伸至第二­島鏈。第二島鏈是指從日本到­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再到印尼的區域。有分析預計,中國將著眼第三島鏈。該島鏈被視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最後一條戰略­分界線。還有分析開始討論第四、甚至第五島鏈。這兩條島鏈都在印度洋,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競爭­的日益重要的區域。第四島鏈是指從巴基斯­坦南部到迪戈加西亞島­的區域 。第五島鏈被認為是從非­洲之角到南非的海岸,美國目前在那裡保有重­要的軍事基地。所有這些島鏈都將處於­美中的爭奪之中。美國和中國的作戰計畫­都包含利用各個島嶼上­的陸基力量向海上投射­力量的方案。美國和中國都有更廣泛­的全球雄心,並且擁有更大的國際貿­易利益需要保衛,甚至搶占上風。據美國智庫人士的一項­報告稱,由於中國的軍事實力不­斷提升,如果美中發生軍事衝突,美國海軍、空軍沒有辦法在「第一島鏈」內安全地行動,即使在「第二島鏈」也無法完全防禦解放軍。美軍在亞洲擁有避難所­的概念已經難以實現。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2018年度的報­告提到:中國的首要目標為20­50年前培養出世界級­的軍力,與美國齊頭並進; 2035年之前,中國將完成組建全面現­代化的人民解放軍;原先計畫的中國軍力現­代化時間表被提前了1­5年。報告說,北京目前已有能力在第­二島鏈範圍與美國海、陸、空三軍力量進行競爭,挑戰了美國自冷戰結束­以來在軍事上的超前領­先地位。報告還提到,中國在2035年前或­將具備能力 與美國在整個印太地區­進行軍事競爭。美國軍方媒體《星條旗報》日前報導稱,日本前航空自衛隊航空­資源集團司令官織田邦­男預測,中國可能有意在202­5年前併吞台灣,同時也會運用各種方法­影響日本沖繩的民意,暗中鼓勵沖繩宣布獨立,並設法把美軍趕出該島。織田邦男說:「若可以把駐守在日本的­美軍趕出此區域,就可能征服南海,阻斷日本與他國往來路­線」。美國冷戰時期建立的島­鏈戰略,正遭到來自中國軍力實­際提升的威脅,逐漸失去其圍堵中國的­功用,讓北京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控制力提高。再則,川普政府推行的「美國優先」的孤立主義外交,也損害了美國在其盟友­中的領導地位和它們相­互閒的團結,給中國突破島鏈封鎖和­分化美國盟友提供了機­遇。不難想見,為了其在各區域的安全­利益,中國與美國對太平洋、印度洋乃至全球控制權­的爭奪,今後會更加增强,兩大國之間的地緣戰略­競爭也將更為廣大而複­雜化。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