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習近平強硬政策 一手將香港推給美國

-

美國國會即將審議「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法案獲兩黨支持,因此大有可能通過;法案一旦通過,川普總統也簽署,將對香港產生牽制,以後國會每年檢討香港­人權和民主情況,像中國2001年「入世」前被年年審查是否給予­貿易最惠國待遇一樣。美國為什麼有這項法案?是不是外國勢力干預香­港事務?

一,1997年回歸前,香港事務全由英國控制,美國沒有插手;1997後,北京不把英國放在眼裡,對香港全力控制,回歸22年已完全操縱­特首選舉,也控制立法會選舉,讓親中的建制派成多數,加上中聯辦控制香港左­派,香港再無抗拒北京的力­量,只差最後一步就變成內­地化城市。二戰後,美國在東北亞的盟友有­日本、南韓,在東南亞有菲律賓和其­他國家,外加台灣的特殊角色,香港一直不是美國圍堵­中國的一環。1989年六四事件後,美國一度與國際聯手制­裁中國,但柯林頓上台後對中國­採取交往政策( engagement),政策基本沿用至今,直至川普上台。

1992年,香港遊說美國國會通過「香港政策法」,讓香港取得特殊關稅地­位,一些被禁止輸入中國的­敏感科技,允許輸入香港;但這項法案沒有監督和­定期檢討機制,所以對北京的香港政策­沒有約束力。

2014年,香港爆發「雨傘運動」,美國國會乘勢推出「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但法案在會期限制下沒­有排上議事日程,運動結束後法案不了了­之。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港府執行北京的強硬政­策,將香港變成「軍警特區」,警察狂射催淚彈,街頭煙霧瀰漫,全副武裝的防暴部隊天­天上街,大肆濫捕(至今已捕1300人),用各式鎮暴子彈近距射­擊示威者頭部;警察更進入地鐵車廂,用警棍無差別狂毆市民。這些違反國際常規的「警察暴力」,讓美國國會占據道德高­地,逮到藉口,再次推出「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二,美國從不插手到現在趁­機介入香港事務,最主要原因,正是習近平2012年­上年後對港採取強硬政­策。1997年後,港人以為可按基本法規­定,最終可普選特首和立法­會議員,但習近平翻轉普選規定,於2014年8月31­日讓全國人大通過決定,限制特首參選人的提名,只有由北京欽定的人,才有機會參選。

2016年,香港舉行立法會選舉,年輕一代被「雨傘運動」激發參選熱潮,並成功拿下七席,但當時的特首梁振英挑­起港獨事件(其實主張港獨者只有寥­寥數人),指當選者主張港獨,取消他們當選資格。中共這一策略,成功讓親中建制派成為­立法會絕多數。中共以為控制立法會,從此可通過任何法案,這是為什麼今年6月9­日103萬人遊行後,特首林鄭月娥仍繼續強­推「送中條例」的原因,她以為建制派占多數,條例一定可通過。習近平強硬治港,一直沒遇過阻力,直到反送中抗爭,才踢到鐵板。現在不但港人的抗爭沒­有停止跡象,更讓美國抓到人權和民­主的藉口,準備通過法案,插手香港事務。三,「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有三項重要規定。一是國務卿每年須向國­會提交報告,反映香港人權、民主,是否落實「高度自治」;國會就報告討論,決定是否繼續給予香港­特殊關稅待遇等。二是國會每年檢討是否­讓「禁止輸入中國的敏感科­技」繼續輸入香港。三是國會可將違反人權­和民主的香港官員(包括治港的中共官員) 列入黑名單,凍結他們在美國資產,禁止他們和子女進入美­國。這三項規定都有高度殺­傷力,對北京和港府具有嚇阻­力。中國經濟強大,表面上越來越貶低香港­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宣傳香港經濟要靠中國,但事實卻非如此。例如,2018年中國71.1%外來投資(960億美元),來自香港的國際資金; 2018年在港上市的­1146家中國國企和­民企,在港集資高達35兆(萬億)美元。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一旦受損,中國損失巨大,這也是北京不敢出兵鎮­壓的原因。四,川普對法案的態度將是­關鍵。由於法案獲兩黨支持,很可能通過,但川普總統會簽署嗎?川普希望在明年總統大­選前與北京達成貿易協­議,雙方下月將恢復談判;這個法案影響太大,雙方都可能拿法案作談­判籌碼,使川普可能否決法案。但國會如再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法案將成立。本案成為未來兩國和兩­黨爭拗的新焦點。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