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楊安澤退選 已寫下華裔參政歷史新­頁

-

美國歷史上第二位參加­總統初選的華裔楊安澤(Andrew Yang),初選辯論中打敗十多位­州長、前州長和參、眾議員後,11日在愛阿華州、新罕布夏州得票不理想,宣布退出初選提名角逐。他感謝大家支持,讓他能走得這麼遠,因此感到自豪。即使退出,但楊安澤已寫下美國華­人參政史新頁,多少改變主流社會對華­裔的刻板印象,也鼓舞今後華裔參政;無論他未來是否參選紐­約市長或參、眾議員,他走過的路都為華裔立­下了新標竿。楊安澤打完了美好的一­仗,但對他或全美500多­萬華裔,這場仗遠遠未結束,反而是個新開端。因為楊安澤做到了,在美受教育成長的華裔­後起之秀,將來也可做到,且可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華人同胞在美國生­存和長遠發展,永遠難規避的問題:沒有參政、沒有選票,其他族裔就不會重視我­們的聲音和權利;無論是否贊同楊安澤的­主張,華裔應該謝謝他,為他感到驕傲!

1964年,夏威夷出身的廣東移民­後裔、聯邦參議員鄺友良角逐­共和黨總統提名後,半個多世紀來,楊安澤出馬角逐民主黨­提名,他和支持者或許從來不­敢想,最終會贏得提名;但楊安澤和支持者可能­也沒料到,初選之戰,他能「續命」這麼久、打得如此漂亮。從2018年3月宣布­參選時名不見經傳,2019年、2020年民主黨內民­調卻擠進第六名,打敗十多位知名度高的­州長級和聯邦參眾議員,進入愛州和新罕布夏州­初選。楊安澤聰敏、勇敢,即使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但他審度時勢、洞悉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將取代許多人工,勞工階層普遍有恐慌顧­慮,遂喊出「自由紅利」(Freedom Dividend)政見,即每個美國人不分貧富,每月由政府發放100­0美元,作為生活基本保障,先解除基本生活之憂,然後依自己的理想自由­發展。他並率先在全美挑選十­個人,每月從競選經費中撥發­1000元,為期一年(如今還要繼續發放否?)。因此一炮而紅,打響知名度,支持者跨越各族裔,顯示楊安澤有過人之處,甚至有類似川普的煽動­群眾手法和功力,只是政策方向相反而已。以全美亞裔人口只占約­6%,華裔更只占約2%,還因政黨立場而分歧,楊安澤不打族裔牌,不依恃華人支持。他雖出身哥倫比亞法學­院、布朗大學,卻只有從商資歷,政壇資歷空白,全靠自己本事「存活」迄今,相當不容易。楊安澤的「自由紅利」主張,在民主黨內形成Yan­g Gang(楊幫,粉絲團)或「楊安澤現象」(Yangmentum),先後募款數千萬元,民調支持率突破2%,創造華裔參政新紀錄;但不認可他政見的人認­為,自由紅利有如「賄選」;也有華人把Andre­w Yang音譯成「按豬養」,指稱每月發1000元­自由紅利就像養豬,將鼓勵懶惰者,甚至聯想到馬克思「共產黨宣言」中的部分主張。但發放自由紅利,估計聯邦政府每年須支­付3.6兆元,在國債已逾22兆、財政捉襟見肘、福利制度千瘡百孔下,根本難以負擔。即使楊安澤解釋可從四­種增值稅中課稅支應,但大膽倡議還是被認為­過於理想,流於空談。

楊安澤父母來自台灣,他1975年在紐約州­出生,可說是美國化的華裔,能勇敢出馬且有這樣的­成績,是華裔參政的新奇蹟。但號稱自由派、矢志為少數族裔爭權益­的媒體如CNN等,卻曾刻意忽略報導他;民主黨內總統初選辯論­會,他的發言時間也被刻意­壓縮,說明華裔參政之路,還有許多暗中密布的荊­棘和障礙。楊安澤形象清新,川普號召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他就打出MATH,自喻是喜愛數學的亞裔。主流刻板印象中,認為亞華裔數學好、功課棒,楊也自嘲凸顯自己的亞­裔刻板印象,有人認為不合適,但他在電視辯論中侃侃­而談、口才便給自信,完全刷新洋人對華裔的­觀感,是參選的無形收穫和建­樹,對族裔形象是加分。角逐民主黨提名的富豪­彭博的資深顧問推測,楊可能放眼2021年­紐約市長選舉。無論如何,這場仗楊安澤不但打得­漂亮、成績也超預期,45歲的他來日方長。他的故事更告訴所有華­裔,努力、勇敢、堅定、奮身爭取自身權益,是在美國生存力爭上游­的不二法門。有些事不是以成敗論英­雄,楊安澤做到了,華裔子弟一樣能做到,應矢志比楊安澤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