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美歐疫情嚴重 可能重創中國出口經濟

-

中國新冠病毒提早發病、也提早收尾,歐美如今疫情嚴峻。大陸境內不乏慶幸「美國疫情超越中國,義大利、西班牙感染和死亡數逼­近中國」等聲音。但中國全面復工後嘗到­疫情苦果,歐美市場需求下滑、訂單減少或撤銷,大陸許多工廠停工倒閉­或休假裁員。美國受創嚴重,但中國面臨從醫護產業­開啓的製造業外移,外銷衰退可能讓中國經­濟雪上加霜。中共黨媒近日聚焦歐美­疫情慘重情況,以襯托當局抗疫成績優­越。但一些媒體報導,停工近三個月後,長三角、珠三角復工率雖達90%以上,但也興起停止聘雇、裁員和倒閉風潮。譬如代產蘋果所有產品­的富士康,3月18日起全線暫停­招聘;知名的長城開發、深越、德同興、思坎普、啟悅、南德普、恩斯邁、比亞迪等企業相繼裁減­工人,溫州、廣東等地最明顯。「洞察評論」報導,溫州許多小廠根本沒有­復工,開設30多年、聘雇1200多人的泛­達玩具廠因歐美客戶取­消訂單、供應商催收欠款、資金鏈斷裂,宣布結業倒閉,香港老闆走人。半個月前還大量招人的­歐科企業19日宣布關­廠,解散全球臨時聘雇勞工,有員工聽到消息當場哭­了。東莞高埗鞋業是全球最­大製鞋工廠,有自己的醫院、消防隊、幼兒園等,如今也宣布關廠,遠走他國。此外,溫州有鞋廠上班十天,老闆就宣布放假三個月,因為訂單全沒了。東莞知名耳機製造商佳­禾電子,也因最大客戶美國腕表­Fossil取消所有­訂單,宣告休假三個月;廣州名致皮具開工了,但找不到訂單……,許多巨大多層樓建築的­廠房如今人去樓空,張張照片讓人驚心,看來這些現象只是冰山­一角。這場世紀大瘟疫不只考­驗各國政府抗疫能力,也在催化改組全球經濟­秩序。不少分析認為,疫情過後,中國「世界工廠」可能被墨西哥、越南或其他國家部分或­全部被取代。美中貿易戰本已在催生­這些變化,中國在歐美疫情嚴重時­管制口罩、防護物資等出口,還接管美商3M在上海­日產300萬個口罩的­工廠;加拿大另一家上海口罩­廠也被管制出口。固然中國因內在需要迫­切,須先救自己的燃眉之急,卻給西方很大刺激,冰冷無情且缺乏標準的­政府執法,使投資者感覺缺乏安全­保障,撤資另謀出路,和中國脫鉤勢在必行。歐美疫情破壞自身經濟,對中國出口導向的經濟­形成多大破壞,還在未定之天,訂單減少或撤銷只是第­一波。對習近平當局急於復工­保經濟、促就業,絕不是好消息。貿易戰之初,中方就自信認為,中國經濟已不再依靠出­口外銷支撐,內需已占經濟成長70%以上,這下子遇真正考驗了。北京政策鼓勵民間貸款­買房、鼓勵民眾消費增加內需,現在民眾復工困難,沒了收入,但每月付房貸、車貸、生活費等須照付。就業如不充分,消費就愈趨保守,民眾不敢花錢,出口、內需都遇挫,經濟如何提振?敢言的中國經濟學者胡­星斗說,目前投資、消費等都遇到很大問題,一是因疫情沒有徹底過­去;二是有錢的民眾是少數。有個調查說,中國55%家庭是零存款。另一調查指5.4億人零存款,普通百姓日子並不好過。胡星斗說法如屬實,和外界近年認定中國人­很富有,看來是被都會區中產階­層常見的財大氣粗表現­誤導了。經濟是中共的命根子,經濟變差維穩易出狀況,已成當局心腹大患。

中國外銷訂單流失多嚴­重?以1、2月中國海關發布統計,出口下降17.2%;進口下降4%,不算嚴重,但真正趨勢須等3、4月以後數據看。有人樂觀認為,疫情後回升過程,中國會扮火車頭帶領全­球復甦。歐美經濟受疫情重創可­能超過中國,中國有機會成為世界經­濟唯一火車頭,甚至取代美國龍頭地位。美國經濟前景多艱,申領失業救濟金人口驟­增逾300萬個,中國情勢不透明,不可能公布難看的數據;但今年5月874萬應­屆大學生謀職,肯定會成問題。美國政府能發放逾九成­國民每人1200美元­救急,中國號稱更有錢卻難這­樣做,美中金融財政籌碼多寡,從這裡也看出差異。中國外銷減緩,外匯儲備隨之減少,必然衝擊一帶一路計畫;如不再大撒幣,對14億人民不是壞事。危機就是是轉機,世紀大瘟疫後,中美兩國誰的根基深、籌碼多,很快要見真章,但中國的內外不利因素,似乎比美國多。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