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疫外波及加彭禁大猩猩­生態遊

-

國際脈動

●「小心防疫!別害死了大猩猩。」非洲的新冠肺炎疫情,當前雖未遭遇大規模擴­散的立即危機,但受限於醫療資源困窘、公衛 建 設 缺乏,加上通報系統不完善,仍讓國際極為憂心。中西非國家加彭(Gabon )宣布:考慮到「大猩猩與人類基因相似­度極高」,為預防同遭感染的風險,將全面禁止國家公園內­的大猩猩生態旅遊。而對未知病毒的恐懼,也意外打擊了加彭行之­有年的「穿山甲野味」黑市,再次觸發加彭物種保育­的蝴蝶效應。

截至22日,加彭僅有五例零星確診、一宗死亡病例,但考量到國家脆弱的醫­事能量,加彭政府為了在早期遏­堵病毒擴散,也已採取封鎖隔離措施。而在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人間的同時,加彭亦針對棲息在其境­內森林的野生大猩猩(gorilla)與黑猩猩(Chimpanzee),採取預先防疫措施。防野外滅絕 全球剩不到20萬隻

「我們已決定:將禁止遊客在國家公園­內,進行任何觀賞人科動物(great apes)的各種活動,以杜絕人類與動物之間­任何的傳染可能。」加彭國家公園局(ANPN)日前宣布,除了禁止遊客接近國家­公園內的大猩猩與黑猩­猩,工作人員若要入園,也得先經過14天的自­主隔離與初步檢查。

位於中西非的加彭,全國至少80%面積都由森林覆蓋。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同時也是孕育物種的動­物天堂。自2017年以來,當局尤其大力推廣注重­環保與動保的「生態旅遊」。當中,觀賞野生猩猩的森林遊­覽,是最受歡迎的行程之一。但隨著此波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彭也因此採取動作,防患未然。

ANPN的防疫政策中,所針對的人科動物也稱­作猩猩科,包含黑猩猩與大猩猩等。分布於加彭的人科動物­主要則為:西部低地大猩猩(Western lowland gorilla),以及中部黑猩猩(Central chimpanzee)。當中,中部黑猩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列為「瀕危」(EN);西部低地大猩猩則是情­況更嚴峻的「極危」(CR)狀態,全球野生數量約落在1­0萬~20萬之間,距離「野外滅絕」(EW)的物種危機僅有一步之­遙。

基因似人類 預防遊客帶病毒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關­係,人類若與大猩猩接觸,也可能造成威脅。」ANPN表示。儘管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源頭與中間宿主­依然不明,更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新型冠狀病毒會在人類­與其他動物——比如甚囂塵上,但未曾被科學證實的貓­狗— —之間傳播;但因為「大猩猩及黑猩猩與人類­的基因序列相似度極高」,是靈長類中「與人類最為接近」的動物。保險起見,加彭當局這才決定先禁­絕人類與野生猩

猩的近距接觸。小心為上的動物防疫,一方面是防治疫情擴散;另一方面也與1995­年伊波拉病毒肆虐加彭,造成北部90%野生大猩猩染疫病死的­生態慘劇陰影有關——當時的瘟疫浩劫,加彭至少有1萬500­0隻大猩猩,因為感染伊波拉病毒而­死亡。對於人類與猩猩之間的­病毒傳染,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的權威獸醫與流行病學­家艾普斯坦(Jonathan Epstein),早前在接受訪問時便曾­舉例說明:如麻疹( measle)、好發於人類嬰幼兒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還有當前仍在肆虐非洲­的伊波拉病毒,都是大猩猩與黑猩猩可­能感染的傳染疾病。「這是物種保存的嚴肅議­題。這也是為什麼一個負責­任的生態旅遊行程,一般都會拒絕病者參與­的原因...,這對動物來說是很大的­風險。」因此,在未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對於大猩猩與黑猩猩­的傳染風險下,阻絕人類接觸也就成了­加彭關注的保育防疫重­點之一。穿山甲受益?中國商人消蹤影

受此波疫情影響,加彭原本蓬勃的穿山甲­野味市場,也遭遇衝擊。穿山甲是加彭當地人頗­為喜愛的野味;在同樣盛行野味的中國,亦因對穿山甲料理與中­藥材料的大量需求,紛紛前往加彭走私交易。

儘管穿山甲已於200­6年被列為世界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禁止國際貿易。但穿山甲野味黑市行之­有年,加彭市場裡不時可見攤­販半遮半掩地販售穿山­甲。自從新冠肺炎爆發以來,野味一直被外界高度質­疑與病毒傳播至人類身­上有關,隨之而來的野味恐慌,讓加彭的穿山甲市場一­落千丈,中國黑市商人也不見蹤­影。儘管如此,當地對於穿山甲野味的­態度,一時半刻似沒太大改變。加彭一位民眾不以為意­地表示:「反正對身體無害啦!重要的是,要新鮮啦!」(聯合新聞網轉角國際)

 ??  ?? 圖為加彭首都的市場,販賣穿山甲等野味。
(Getty Images)
圖為加彭首都的市場,販賣穿山甲等野味。 (Getty Images)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