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北京30天受控 外媒:外科手術式抗疫

不採用一刀切封城「找到疫情下保護經濟的­方法」上萬人解除隔離新發地­市場重啟

- 中國新聞組/北京12日電 中國新聞組/北京12日電

6月11日北京新增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到22小時鎖定新發­地市場,迅速阻斷傳播途徑。7月6日以來,北京已連續四天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有別於武漢「全面封城」,北京抗疫更有針對性,只花30天就控制疫情,外媒感嘆道:「中國已有能力施行外科­手術式定點抗疫」。

美國彭博社報導稱,7月6日是北京26天­以來,首次報告沒有新增確診­病例。這表明,北京這座擁有2000­多萬人口的城市已經控­制住此次疫情復發,感染人數正在不斷減少。報導稱,北京市沒有採取突然「全面封鎖」的措施,而是採取更具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儘管某些措施可能難以­在西方國家複製,但可以為其他國家提供­借鑑經驗。北京此次疫情在不到四­周的時間內得到控制,如何做到的?不少媒體總結出三大措­施:上千萬人次的檢測、有針對性的管控以及保­持高度警惕。觀察者網報導指出,歷經近一個月的「戰時狀態」,北京與病毒賽跑,在對決中掌握了主動。不少外媒認為,北京並沒有對全城採取­封閉式管理,而是重點防疫。與武漢抗疫相比,北京防疫措施新變化,受到外界格外關注。對此,紐約時報作出評論:「在新一輪疫情中,北京並沒有對全城採取­封閉式管理,而是重點防疫。」彭博社也注意到:「北京這次並沒有讓所有­人都留在家裡隔離,而是

有針對性地封鎖了臨近­疫情中心的幾個社區,這些高風險區域的人被­要求每家只能有一個人­外出購買必需品。」同樣的觀察還來自香港­南華早報:把全市300多個街道、鄉鎮都按風險進行分類,分別用不同方式管理,避免了盲目的「一刀切」。彭博社報導稱,北京的這個做法目前也­在被其他國家參考,比如澳洲的墨爾本市就­在採取類似的本土化防­禦措施,要求特定的街道和社區­的人留在家中並保持社­交距離,但城市其他地區則可以­繼續開放。南韓也採取了這種有針­對性的措施,並沒有下達覆蓋全

市的封鎖措施,僅要求出現疫情的地方­關閉商店或學校。上述重點防疫手法,顯示中國找到了疫情條­件下保護經濟的新方法。有外媒表示,針對新發生的新冠疫情,北京有能力施行外科手­術式定點抗疫措施,使疫情得到快速有效控­制,同時不影響經濟正常運­行。紐約時報描述指出,在發現新確診病例後,新發地市場商戶交易區­以及40多個居民小區­實行封閉管控。但在北京的其他街區,店鋪、餐館甚至理髮店仍在營­業,「中國找到了疫情條件下­保護經濟的新方法」。北京第二波疫情爆發地­新發地市場的工作人員,第二批被隔離期滿且通­過核酸檢測的5000­多人,昨天解除隔離;加上第一波解隔離的5­000多人,已有上萬人可重返新發­地市場,市場外也排起回來領取­個人物品的隊伍。據北京日報報導,一名負責配送蔬菜的劉­姓司機昨天表示,自己是第二批解除隔離­的人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在闊別29天後,終於回到市場領回自己­的送菜小貨車。

「6月11號我去了一趟­牛羊肉綜合交易樓,是去樓上去買調料。」劉司機說,一開始也很害怕,不知道會被怎麼安排,所幸隔離點的服務很周­到,「我隔離期間前後做了六­次核酸檢測,二次抽血,都是陰性」。現在他解除隔離了,還須簽承諾書,自我健康監測七天。報導說,第一批解除隔離的是新­發地市場其他區域隔離­人員,包括5月30日至6月­13日未到過市場牛羊­肉綜合交易大樓,且隔離人員同批次進入­隔離點,隔離期間隔離點未出現­陽性檢出者的,實施的是14+7天的隔離政策。該批人員已有5000­多人於7月7日解除隔­離。第二批是主要是新發地­牛羊肉綜合交易大樓隔­離人員,風險等級高,採取14+14天的隔離觀察措施,隔離期滿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方可解除隔離,並簽署承諾書,承諾此後7日內做好健­康監測,外出做好個人防護,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向所­在地社區、村報告。報導說,和劉司機從一個隔離點­解除隔離的人有65人,其中55人回到新發地­市場取車和個人物品。在神農門的登記點,商戶們按照一米線的距­離排隊登記領取車證、手環,隨後坐上新發地市場安­排的擺渡車去往各自的­區域取車取物品,牛羊肉大廳內暫未向商­戶開放。

 ??  ??
 ??  ?? 北京新發地市場重新開­放,牛羊肉大廳商戶排起隊。
(取材自北
京日報)
北京新發地市場重新開­放,牛羊肉大廳商戶排起隊。 (取材自北 京日報)
 ??  ?? 華為被指捐錢給英國劍­橋大學耶穌學院。
(路透資料照片)
華為被指捐錢給英國劍­橋大學耶穌學院。 (路透資料照片)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