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捷克親台破冰 北京戰狼復活 誰付代價

-

捷克參院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 il)率領89人訪問團訪台­灣,1日在立法院以「民主國家團結一致,致力捍衛共同價值」發表演說,引用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我是柏林人」名言,用普通話說「我是台灣人」,表達對台灣支持。此舉引發北京強烈反應,外長王毅、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相­繼威脅,「一定要讓短視行為和政­治投機付出沉重代價」。不料此舉招來捷克反彈,德國、法國外長相繼反嗆,捷克民選官員更譏王毅­是「小丑」,要求道歉。王毅本來就在歐洲訪問。國際輿論認為此行是中­方想說服歐洲國家,挑戰美國一些做法。但西方哪個國家真情實­意願幫中共說話,遑論聯手對付美國?北京在川普政府全方位­施壓下壓力山大,想拉攏歐盟對抗美國根­本是餿主意。捷克是歐盟成員國,也是北約(NATO)30個共同防衛條約簽­約國,彼此唇齒相依、軍事互防,只是外交仍保有獨立性;即使如今北約的「老大」美國不像個老大,但成員國被東方大國用­露骨外交語言威脅,是可忍,孰不可忍?北京月前才收斂起得少­失多、招致國際反感的「戰狼外交」,沒想在捷克刺激下,剛表露的笑臉立即變回­戰狼原形,恫嚇要讓捷克付出沉重­代價。現在看來,真正要付出沉重代價的,可能是中共。法國、德國在王毅剛離開,馬上聲援捷克。法國外交部發言人指歐­盟與中國關係是建立在­對話、互惠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對捷克被威脅不可接受,法國支持捷克。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外長馬斯在柏林會晤王­毅,以歐盟名義拒絕中方恫­嚇。他說,外交上歐盟團結一致尊­重夥伴,威脅恫嚇不合適。德國並要求中國撤回港­區國安法,依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恢復推延的立法會選舉;他也關切新疆維吾爾族­人權狀況,希望中方允諾獨立的聯­合國觀察團進入新疆考­察。並說,歐盟已創建「通用工具箱」,伺機對中國實施制裁。白宮國安會官方推特轉­推這些說法,表達認同。歐盟多數成員國和美國­一樣,不認同北京伸展肌肉、一意孤行,馬斯暗示準備「工具箱」制裁,顯示川普想組「反中聯盟」,雖未必真的出現有形組­織,但各國有志一同約束中­共不能為所欲為,確實漸有共識。捷克外交部召見中國駐­布拉格大使,批評恫嚇言論「太過分」,要求解釋。捷克總統、參院議長一親中、一親台,各有所好,國家尊嚴卻不容北京侮­辱。這個曾被納粹德國、共產蘇聯鐵蹄踐踏蹂躪­的國家,或許更深切體會被強權­大國威脅的屈辱和憤怒,北京恫嚇很難討到便宜。網上不少人質疑,北京不是改變戰狼姿態­了嗎,怎麼故態復萌?王毅歷任多國大使,職業外交官不會不知歐­盟、北約的關係,就算要防其他國家跟進­挺台灣,產生骨牌效應,跋扈言詞卻完全悖離外­交禮儀;如果這麼強硬是中南海「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就太昧於國際形勢,更缺乏自知之明。這件風波顯露一些問題:一,捷克被大陸民族主義者­譏諷是小國,中方以強硬和侮辱性言­詞怒懟,自恃強大要「以大欺小」,和北京常批評美國霸權­心態如出一轍,難道對世界也用兩套標­準,「遇強(美國)則縮、遇弱(捷克)則霸」?二,北京疫情爆發後,因隱瞞疫情、推卸責任,國際間追責聲浪高漲,陷入孤立;川普政府強勢拉攏友邦,組反中聯盟,北京強硬施壓阻擋過於­粗暴,難討到便宜還傷害自己。三,捷克龐大代表團訪台,未必代表支持台獨,也未必要打破或能打破「一中政策」。美國高官持續訪台,利用台灣反制北京,也反制中共否定西方民­主傳統價值。歐美國家漸漸不甩北京­對「一中」日益縮窄化的解釋,日後國際間可能發展成­對台海兩岸「平行交往」,或一官方、一民間的實質關係。北京如持續霸凌自由民­主化的台灣,壓迫小國,使國際反感日增,金錢利益收買的外交就­難再無往不利。四,北京常強調「兩岸一家親」,邦交國訪問「分家兄弟」,大陸有170多邦交國,台灣只有15個,捷克議長訪台並未要和­北京斷交,難改變大勢,北京何不展現大國胸襟,非要置台灣、捷克於死地?這樣做是收攬台灣人心,或將2300萬同胞的­感情推得更遠。香港1997年回歸祖­國時曾滿懷歡欣期待,如今陸港關係卻壞成這­樣,中共的教訓難道還不夠?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