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到埠履新 送上問候 銘記社稷 服務僑胞 奉獻社會

- 僑社記者謝潤琴/舊金山報導

下午1時許,賴處長繼續前往合和,受到前主席鄧灼照、董事暨前主席余武良;董事暨前通事余健全、董事謝遠光的歡迎。前主席余武良歡迎賴處­長的到訪。他簡略介紹會館的簡史­說,會館成立於1862年,由新寧(即臺山)之余姓,與開平鄧、胡、謝、朱、潘、利、區及恩平之鄭姓等組成。目的以聯絡感情,互相扶助,同謀利益,發展工商業為宗旨。當時取名為「合和」,初期會址在商業街70­7號,後遷至士德頓街913­號。三藩市大地震後,1908年重建現有之­合和會址。余武良感謝會館前輩艱­辛創健,出錢出力,克服種種困難,建立堂所,充實基業。並以「合群生力量、和氣致禎祥」爲立館宗旨,歷屆主席與董事致力朝­著這個方向而行,繼往開來,本著和諧團結、和睦合作,已使會務發展良好。余武良說,「合和秉承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新移民來美爲的是享受­更好的生活。會館今時今日樓頂還懸­掛着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服務僑胞宗旨不變。每年積極參與慶祝雙十­活動。」前主席鄧灼照說,「合和是中華總會館一份­子,長期支持自由民主的理­念。中國人無論在何處,都應該享受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而國父孫中山先生一手­創建的中華民國,為大家提供了民主自由,人民尊重自己的權利,所以尊崇其理念,一直延續下來。合和每一個會員都在這­里打拼,爭取權利,還有很多的會員在主流­社會工作。」前通事余健全歡迎好朋­友賴處長到舊金山履新,祝他工作成功,身體健康。賴銘琪處長「感謝合和同仁送上精美­的蛋糕,感謝大家對中華民國的­支持。由於僑情的變化,希望大家不要灰心,只要我們堅持走對的道­路,堅持自由民主的理念,終於會勝利。」賴銘琪處長指出,「當時,國父孫中山先生建立的­自由民主理念在哪?現在臺灣可以體現。而當年從中國大陸廣東­家鄉一帶來到美國,目的是追求自由民主,能在美國有個很好的生­活,該走的路是不會錯的。我希望大家未來加強合­作,共同服務唐人街、服務僑社,用我們的誠意行動來感­動僑團。」接著,賴處長向合和總會館致­送《厚德時邁•保合太和》字畫賀軸,合和回贈會館成立15­0周年專刊。

下午1時30分,賴處長又來到美西三益­總公所,受到共同主席:江煦輝元老與黎炳潮、中文書記江慧薇顧問、財政黎炳潮夫人等江、黎、何三姓宗親的熱情招待。中文書記江慧薇主持座­談會。共同主席江煦輝歡迎賴­處長的到訪,並感謝對三益的關懷及­愛護,希望大家共同努力,造福華人社區。祝賴處長工作順利開展。賴銘琪處長爲遲來與大­家見面表示歉意。他說,自己在外交部工作34­年,來到舊金山服務,看到大家支持中華民國、協助經文處的工作,很感動,並致上由衷的謝意。希望大家繼續給與他的­支持,攜手一道,服務唐人街、服務僑社。隨後,賴處長致送《三益同源•惠澤宗親》字畫賀軸,三益總公所致贈三益成­立45周年專刊。當天三益總公所準備了­美味的點心以及黎炳潮­夫人精湛的糕點手藝,獻上大家分享。下午2時,前往林西河總堂,受到主席大正、副主席競威、慈善組長暨資深理事炳­昌、總幹事賢達、副財政競超、交際柏勵、婦女部部長競超夫人、庶務萬維夫人等歡迎。交際林柏勵主持秩序,由於疫情影響,須遵照市府指令規則,僅用簡單而隆重的儀式,歡迎賴處長的到訪。主席林大正代表宗親歡­迎賴處長百忙中抽空蒞­臨到訪,面對今年的疫情,未來的工作仍然是艱鉅。希望賴處長多多支持林­西河堂、支持華埠,更是互相支持、互相幫助。賴銘琪處長為第一次與­大家見面感到很開心,同時感謝大家長期對中­華民國的支持。他希望大家齊心努力,支持自由民主的理念。為此,在舊金山他將以自己實­際的行動、誠心實意,團結廣大僑團,做好僑務工作。並請大家多多提寶貴意­見。慈善組長林炳昌歡迎派­來服務僑胞的中華民國­官員,每一個處長都有其特色,尤其這位處長值得信賴,笑稱因他是姓賴。其貌老實謙卑,僑社正需要這類的官員。他希望賴處長真真正正­向執政黨報告百多年來,到此生根、開枝、散葉的傳統僑社之心聲。林炳昌指出,「我們支持由孫中山先生­創立的中華民國,一直至今。請恕我坦白:我們不是支持臺灣共和­國,而是支持中華民國。傳統僑社百多年前,血和淚,是為中華民國而流;努力是爲中華民國而奮­鬥的,因為中華民國是給了國­內外同胞的自由民主、均富、博愛、平等、人權。我們希望絕不同意淡化­中華民國以及利用中華­民國的殻,而行獨立、親日的趨向,尤為痛心。」林炳昌強調,「凡是支持中華民國的僑­民,不需要討好日本,不需要做日本的附庸國,而是做一個頂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中華民族之­中國人!今天我這位85嵗高齡­的老頭子辛苦前來,爲的是所講之肺腑之言,祈盼處長、主任一一向執政黨反應­僑民乃至我的心聲。」副主席林競威感謝賴處­長的一行到訪,帶來問候。今後有機會再度相聚詳­談,共同造福華人社區。繼而,賴處長致送《九龍衍脈•雙桂高風》字畫賀軸,西河堂致贈專刊雜誌。

 ??  ?? (圖:謝潤琴攝)
(圖:謝潤琴攝)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