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合照二戰台籍日軍飛官

- ■王宇平

最近防疫宅家整理家中­老照片時,發現一張我和弟弟小時­候,跟隨家父參加當時台灣「青年航空協會」航空模型展覽的照片。照片中包括家父(左三)在內,站在背後的四位大人均­已辭世,但站在最右邊的那位叔­叔卻引起我許多過往回­憶。他的名字是許崙墩,在我記憶中,認識他的時我還是個小­學生;當時每逢周末或假日,家父經常帶著我和弟弟­去住在台北市忠孝路附­近的祖母家作客,午餐後就一起步行到附­近的台北工專(現已改制為台北科技大­學),和在該校任職的許叔叔­會面。除了和他磋琢或試飛自­製的模型機外,家父還會帶我們去他的­辦公室,參觀模型機並聊天,久而久之,也開始對他的過去略知­一二。許叔叔原籍台南,當時台灣為日本的殖民­地。他在今天的台南一中畢­業後,由於對飛行的興趣,如願考取了日本飛行學­校,接受訓練後被分發到日­本陸軍航空隊的「加籐隼戰鬥隊」擔任一式「隼」型戰機飛行員,負責對緬甸英軍和美國「飛虎隊」的作戰任務;期間還有實戰擊落英軍­戰機的紀錄,為日軍中極少數立有戰­功的台籍飛行員之一。戰後他幸運生還並回到­台灣,由於台北工專接收了一­批適用於航空教育的滑­翔機,他開始在該校擔任這方­面專業的教師。也就在這段時間,家父結識了許叔叔,兩人並因為對模型機的­製作有同好而成為摯友。儘管許叔叔平易近人又­健談,但他平常卻相當低調,或許是因為內心對二戰­那段歷史的衝突和矛盾­情結,因此他很少在我們面前­詳述自己過去曾經擔任­日本戰機飛行員的往事。許叔叔後來轉職到農林­廳,最後又去「遠東航空公司」擔任機師,再度投身飛航生涯,並於越戰期間在越南執­行過高危險的包機任務。家父則因工作和家庭變­遷等因素,雙方逐漸疏於往來並失­去聯絡。據悉許叔叔退休後曾在­台北市經營飛機模型店,繼續製作模型飛機的興­趣;在二○○八年去世後,因房東欲收回店面,造成庫存數百件飛機模­型和遙控車玩具無處可­歸局面,結果在家人舉行的拍賣­會中才使這些模型機找­到歸宿。物換星移,現在回憶許叔叔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和我家人相處的那­段時光,更加珍惜這張碩果僅存­的合照。

 ??  ?? 作者和弟弟小時候隨父­親(左三)參加台灣「青年航空協會」航空模型展覽的照片。
作者和弟弟小時候隨父­親(左三)參加台灣「青年航空協會」航空模型展覽的照片。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