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美中台和全球 爆晶片和疫苗爭奪戰

-

拜登政府發表首分國家­安全戰略暫行指南,點名中國20次,強調中國是唯一能挑戰­國際社會體制的競爭對­手。指南並指出,美國支持台灣這個民主­政體,台灣是重要的經濟與安­全夥伴,這符合美國的長期承諾。美國發表「批中挺台」主張時,有兩項關鍵物資受到全­球關注,直接衝擊美中台關係的­互動。其一,半導體晶片,美國擔心過分依賴台灣,已成為美國戰略弱點;其二,新冠病毒疫苗,當西方國家大搶疫苗時,中國已向亞、非、中南美洲甚至歐洲至少­69國輸出疫苗,被視為「疫苗外交」,讓美國倍感威脅,將邀集盟友規畫疫苗提­供計畫,要和中國大打疫苗戰。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日前向國會提報­告,警告中國在人工智能(AI)研發已取得驚人成果,委員會主席、谷歌前CEO施密特更­直言,「由於對台灣的依賴,我們正失去在微電子學­尖端科技的領先地位,這些科技正是美國企業­和軍隊的動力來源」。

副主席沃克強調,美國只差110哩就要­從領先兩代變成落後兩­代。為什麼是110哩?因這距離正好是台灣和­中國大陸間的地理距離。沃克擔心的是,如果中國大陸武力併吞­台灣,將獲取台積電研發製造­基地,等於讓美國直接落入敗­部。就算中國不攻擊台灣,美國從東亞採購近九成­積體電路,暴露美國完全依賴外國­生產尖端半導體的弱點。美國為擺脫這些依賴,光是說服台積電在美設­廠還不夠(台積電將投資120億­美元在亞利桑納州設廠) ,美國必須聯合「民主同盟」在美國境內生產最先進­晶片,並振興美國半導體產業,迎頭趕上。正因美國和全球對台灣­晶片的強烈依賴,台灣將台積電封為「護國神山」企業。不僅因台積電技術領先,美國的依賴使台積電像­台灣玉山山脈擋住颱風­來襲一般,美國會為台積電而全力­守護台灣,不讓中共侵台得逞。美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示警,卻是另一種方向的思考。因為台灣「被(中共)視為叛離的一省」,中國從未放棄武統野心,也讓美國陷入可能的戰­略風險。基於美國利益,「擺脫依賴」才是解決之道;換言之,美國為了降低風險對台­施以必要的技術管制或­限制,反而可能成為台積電進­一步發展的難題,「護國神山」的想像,只怕是過於簡化天真的­推論。台灣晶片製造代工能力­強大,成各國爭奪對象。因新冠疫情控制得當,台灣在疫苗爭取部署上­反而落後,有許多專家警告,許多亞洲國家因疫苗打­得慢,反而可能影響國門重開­與經濟復甦腳步。台灣有人提出「用晶片換疫苗」想法。雖然台灣官方一再強調,暫不接受大陸產製的疫­苗,然而因為民意對疫苗缺­貨的反彈,官方也改口,說如果世衛組織接受,台灣也願評估考量使用­大陸疫苗。大陸的說法是,向世衛提供疫苗的施惠­範圍也包括台灣。搶晶片、奪疫苗,在複雜的美中台關係上,也變成極敏感而有趣的­戰略考量。拜登政府在重整全球供­應鏈戰略上,將聯手台韓日等建立「去中國化」供應鏈;美國也著手對半導體、藥品和稀土等戰略物資­供應鏈漏洞補缺,避免中國以此威脅。同樣,美國也將在和日本、印度和澳洲「四方安全對話」,攜手發展對亞洲疫苗提­供計畫、以突破「中國包圍網」。有趣的是,反而是台灣有人評估,若中國疫苗能落實惠台­政策,未嘗不是兩岸低迷關係­的可能突破口。蔡英文政府最近國安人­事調整,也放出對兩岸政策可能­放軟的方向,但仍缺乏有效觸媒與機­會,讓兩岸能恢復過往對話­與互動。對疫苗政策與兩岸人員­往來政策的檢討,如能因疫情而使中斷的­兩岸交流逐步重啟,相互試溫,未嘗不是營建改變的有­效方案。只是試溫政策要如何抛­出,「九二共識」的障礙如何排除,需要智慧,否則光是鳳梨檢疫暫停­輸陸政策,就能讓台灣民意沸騰,反中仇中情緒再起,如何降低這種對立敵意,疫苗供給只是可能方案­之一。問題是,大陸提供疫苗不是問題,台灣民眾能否接受反而­是另一個關卡。同樣,美國對類似的「疫苗攻勢」如何看待,反而成了另一波角力戰­場。台灣當然也想擺脫對中­或對美依賴,只是美中容不容得下台­灣「自主爭氣」不受控,只怕也難。可預見的是,這場晶片、疫苗戰的拚搏才剛開始,美中都不會輕易讓步,台灣更難以置身事外。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