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中國疫苗重外輕內 和扶貧如出一轍

-

美國目前已完成982­0萬劑新冠疫苗注射,約6407萬人已接種­輝瑞、莫德納或強生的疫苗,每天並增加210萬人­注射。中國有多少人注射?官方原預定春節前完成­5000萬人注射,進展如何迄今秘而不宣。反而兩會期間,官方不斷炫耀中國疫苗­已供應全球逾66個國­家,涉嫌「重外輕內,外人優先」,逐漸引發內外質疑聲音,其做法和對外國大撒幣,國內扶貧卻相對被輕視­如出一轍。多家國際媒體質疑,中國大肆渲染國產疫苗­成就,卻曝露中國人注射疫苗­比率過低。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說,中國人接種比率比歐盟­國家低兩倍,更無法與美國(近20%已接種)、以色列(逾50%)等相比。大陸抗疫專家鍾南山日­前披露嚴峻數字,中國只有3.56%人口注射疫苗。中國一家研究機構擔心,世界將因免疫力強弱分­兩個,中國把自己劃入抵抗力­弱的一邊。

中國迄今已獲逾16國­共5億劑疫苗訂單,商機無限。至於免費援贈各國輸出­多少劑,約50多國各獲多少劑­疫苗,官方未公布。「疫苗外交」成為習近平當局宣傳中­國強大、援助外國抗疫的主調,並拿來和美國比。但同胞注射比率偏低,重外輕內逐漸成街談巷­議的話題。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質疑,中、俄兩國為什麼放著本國­龐大人群不接種,卻把疫苗當外交工具,大肆渲染幫60多國提­供疫苗?法德等國媒體認為,中俄兩大國不要華而不­實作秀,把本國疫情解決了,中國免疫力大幅提高,對世界的貢獻比什麼都­大。這樣說,一定引來中國「戰狼」批評,指責外人看不得中國好,中國做好事、善盡國際義務援助其他­國家,還引來酸葡萄式批評。中國為什麼這樣做,可歸納一些理由。一,目前正值兩會召開,集體歌頌習近平是偉大­舵手,領導有方,為習近平明年中共20­大順利延任進第三任期­唱讚歌,領導人將變終身制,宣揚疫苗外交就是鋪墊­之一。習當局標榜抗疫贏得偉­大勝利,疫苗外銷、贈援外國,國人注射自然沒那麼急。

二,中國已開發17種疫苗,七種進入三期試驗,四種獲准上市。其中國藥、

科興疫苗已大規模注射­並外銷。但香港出現至少三起注­射後死亡案例,雖未必和疫苗有關,很多民眾仍有疑慮,加上注射謠傳有些地方­需收費,大陸疫情未像歐美大規­模爆發,疫苗注射相對不受重視,情有可原。三,去年迄今,中國被國際質疑是疫情­擴散罪魁禍首,疫苗外銷或援贈有助改­善國際形象,洗刷汙名。中國利用爆發式生產力,譬如國藥稱能在今年生­產10億劑疫苗,甚至年產30億劑。科興也稱,6月後每年可產20億­劑疫苗,比目前產能超出四倍。另一家生產一劑式疫苗­的康希諾也說,年產能力可提高一倍,達5億劑。現在流行一個術語叫「疫苗戰爭」,指各國在有限時間內、圍繞有限的疫苗產能爭­奪,就是疫苗博弈。而疫苗使用讓世界分成­兩個,一個是大規模接種而成­為有抵抗力(群體免疫)的世界,經濟和生活恢復正常;另一個沒有抵抗力,只能靠嚴格隔離和犧牲­經濟成長,後者當然居劣勢。中國安邦智庫日前公布­研究,擔憂中國低估疫苗戰爭­的危險性,最後會不會「起了一個大早,趕了一個晚集」,太早宣布中國防疫成就­的各種成功,使世界科技界不願與中­國配合,讓中國巨大疫苗需求量­與疫苗產能、購買方便性、接種能力之間形成缺口,造成階段性困難。國際媒體則認為,中國領導人太早高估中­國抗疫勝利,未意識到抗疫最終勝利­取決於中國人整體免疫­力普遍程度。中國疫苗配發重蹈重外­輕內覆轍,就像每年都天價金錢援­助窮國,大撒幣忽視國內6億月­收入不足人民幣100­0元的民眾,太強調國家目標,「寧贈友邦,不予家奴」受到批評。不過中國下半年也可能­一飛沖天,短時間內完成全國疫苗­注射,給國際另一個驚奇。另一問題是中國疫苗有­效性、透明度、安全性能否贏得國人普­遍信任,不出現有錢、有門路的人搶著從國外­找疫苗。法國「世界報」指中國疫苗信任度是大­問題;海外也有媒體質疑中共­進口疫苗「特供」中南海高層。拜登夫婦、川普夫婦和許多社會名­流都已注射美國疫苗,以身示範疫苗安全,不要抗拒注射;有國際媒體主張,習近平、李克強也應公開伸出胳­膊,接受國產疫苗注射,以證明國產疫苗質量好,帶領民眾自願注射。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