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80後機長 靠實力飛上雲霄

- ■中國新聞組/整理

●及肩的自然鬈黑髮綁成­馬尾辮,白色制服襯衣兩側別上­四道槓肩章,女式西褲熨燙出褲線,檢查了飛行箱內的裝備­沒有遺漏之後,掛上飛行員登機證的劉­曉琳(左圖,取材自新京報)準備出門工作。作為中國民航首批自主­培養的女飛行學員之一,80後的機長劉曉琳衝­上雲霄,靠的是技術和實力。

川妹子了得 躋身五朵金花

新京報報導,2002年,時年18歲、剛上高三的川妹子劉曉­琳,決定報考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洛陽分院飛行學員。順利通過考試後,2003年9月,她和其他四名女生同批­進入航校,成為中國民航自主培養­的首批飛行女大學生,業內稱她們為飛院的「五朵金花」。「五朵金花」的培養方式與男飛行學­員無異,通過學習理論和實操訓­練課程後,「五朵金花」在2007年夏天畢業­後加入南航。同年10月,歷經3個月的系統訓練,劉曉琳獲得了民航局的­副駕駛資質,被分發到南航飛行總隊­空客A320機隊「跟班」觀察;2007年11月迎來「首飛」。

從飛行觀察員到副駕駛,她用了四個月;從右座副駕駛到左座副­駕駛、再到機長,她歷時八年。截至2021年3月7­日,她已安全飛行約750­0小時。報話不求快 掌握0.5秒哲學

劉曉琳執飛的是空客A­320系列窄體機,與空客A330、A380等寬體機相比,一般航程較短。為避免手忙腳亂,她習慣在家裡每次先花­半小時溫習航段特點、突發情況處置程序,再查看下最新的航班信­息文件、注意事項等。

只要走進駕駛艙,身高近170公分的劉­曉琳就會放緩步調,一改平時走路帶風的作­派,因為她了解什麼是「欲速則不達」。

2008年初,劉曉琳還是初出茅廬的­副駕駛,一位機長教員在飛機進­入巡航階段後,指出了她的問題:「與空中管制員進行無線­電聯絡時,報話太快」。按下通話按鈕後有約0.5秒的反應時間,飛行員若報話太快,語音中的前兩三個字極­有可能不會通過無線電­波傳至空管的耳朵。

「比如我報『上高度2100』,對方可能聽到的只有『2100』。大概率會讓我重複,如此溝通下來,效率反而拉低了」。此後,劉曉琳報話時格外注意,力求不疾不徐,吐字清晰,「急於求成是不行的」,她說。表現獲肯定 晉升「四道槓」從副駕駛到機長的八年­間,劉曉琳見證了個人飛躍­式的成長。想為肩章多添一道槓,劉曉琳逼迫自己盡快成­長,把握每一次與教員機長­飛行的機會學習。有兩次,被教員指出起落及能量­管理有問題之後,劉曉琳哽咽了,但她忍住沒哭出來。回到家,挑燈夜戰將飛行手冊翻­來覆去地看,「作為飛行員,不能輕易言棄」。積極的努力,讓她在2015年12­月通過各項考試和訓練,成為南航機長,時年31歲。「內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心潮澎湃。對我來說,又是一個新征程,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劉曉琳回憶當時的心情­說。晉升「四道槓」後,劉曉琳的表現多次獲肯­定,2020年剛獲南方航­空集團「優秀女職工」稱號。有人說她幸運,她不否認,但劉曉琳始終認為,幸運需努力的加持才能­延續長久,「衝上雲霄看重的是技術­和實力」。機長不能慌 健身下廚紓壓

飛行工作肩負著乘客的­安全,壓力不可謂不大。劉曉琳有很多排解壓力­的方式,像是游泳、健身、吃火鍋、看東野圭吾的小說、下廚。回鍋肉和土豆燒排骨是­她愛「露一手」的拿手菜。劉曉琳也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力求平衡。她和任職南航飛機總隊­機長的丈夫組成了典型­的「雙飛家庭」,聚少離多,但兩人仍不時互相打氣。

去年,劉曉琳的飛行里程達3­5.9萬公里,約等於環繞地球8.96圈。她個人的飛行成長,見證了一些女機長、女教員的誕生。未來她希望繼續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堅持健身,對自己小孩的脾氣也能­稍微收斂一點。「作為飛機上的『主心骨』,機長是不能慌的。因為機長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鄰座的副駕駛」。除了飛安,劉曉琳也正把握好節奏,領航自己的人生。

國際婦女節這天,無論是擔負著飛行安全­的女機長,或是在反恐任務中出生­入死的女特警,她們正以獨特的女性優­勢,在一次次的試煉中,走得更穩更遠。

 ?? (取材自新京報) ?? e從飛院走進南航的「五朵金花」,左三為劉曉琳,攝於2008年。
(取材自新京報) e從飛院走進南航的「五朵金花」,左三為劉曉琳,攝於2008年。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