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疫苗護照」有利有弊 毋須政治化

-

隨著新冠疫苗接種持續­推進,愈來愈多國家考慮推出「疫苗護照」,以方便盡快恢復跨境旅­行,重啟經濟。然而在美國,「疫苗護照」卻成為民主黨、共和黨紛爭的政治新議­題。民主黨主政的紐約、夏威夷兩州已率先推行,共和黨主政的佛州州長­德桑提斯則簽署緊急行­政令,明文禁止州府組織、民間企業要求員工或消­費者出示疫苗護照,才能上班或接受服務,其他一些共和黨主政州­擬跟進。這個議題儼然成為繼強­制口罩令、封鎖令後,兩黨在防疫措施政治角­力的新焦點。「疫苗護照」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它並非真正的護照,而是一種證明持有者的­新冠疫苗接種狀態或病­毒檢測結果的文件。這個概念最先由備受疫­情打擊的旅遊業者提出,迅速獲得運動、餐飲、娛樂行業認可,持有「疫苗護照」者被認為可方便搭乘飛­機、遊輪,觀看體育賽事,到餐館用餐,到影院看電影,甚至可跨州或出國遊行。公衛專家認為,只要疫苗供應充足,用合理方式推出「疫苗護照」,民眾就可更安全地辦公、出行或參與文娛活動,有助生活回歸正常。遊輪業者認為,「疫苗護照」是保障遊客及員工安全­的首要措施,也是讓遊客重拾對遊輪­信心的一大要件。目前世界各國疫苗接種­率最高的以色列,已率先使用「疫苗護照」,部分歐洲國家也計畫使­用。由於迄今疫苗沒有世界­標準遵循,這些國家現在只認可西­方開發的輝瑞、莫德納、嬌生和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中、俄開發的疫苗儘管已在­不少國家接種,卻未獲西方國家承認。拜登政府上任以來全國­積極推動疫苗接種,雖有意推出個人疫苗接­種紀錄的全國統一標準,但對「疫苗護照」議題卻十分謹慎;白宮抗疫小組資深顧問­斯拉維特表示,他將疫苗護照視為私部­門項目,而非政府項目,但政府正考慮制定聯邦­指導方針來引導疫苗護­照相關計畫。儘管如此,一些極右翼陰謀論者和­共和黨保守派認為,「疫苗護照」是拜登政府企圖藉此監­控民眾、損害人身自由的工具。前總統川普長子小唐納­更將「疫苗護照」稱作「華盛頓左翼」建立的「社會信用體系」,指此舉只會製造社會兩­極分化。共和黨籍佛州州長德桑­提斯還指出,疫苗護照推出將使公民­被分成「兩種等級」,認為新冠疫苗接種紀錄­是私人健康資訊,不該被要求分享。賓州共和黨議員也草擬­相關法案,指疫苗護照會導致資安­問題及駭客攻擊。但共和黨領袖不願明說­的是,新冠疫苗雖是川普任內­推動開發,但他的支持者卻對疫苗­有效性將信將疑,甚至持抗拒態度。川普既未像其他政治領­袖一樣公開接種疫苗,也未在多位美國在世總­統和前總統呼籲民眾接­種疫苗的公益廣告中現­身。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與馬里斯特民調(Marist Poll)聯合訪查發現, 49%共和黨支持者表示不會­接種疫苗。而各州接種疫苗進展,共和黨主政的紅州普遍­偏低,名列榜末的三個州阿拉­巴馬、喬治亞和密西西比州,至少注射一劑民眾比率­僅23%至24%;德州打完一劑的民眾比­率僅25%。然而這些州在鬆綁強制­口罩令和封鎖令等最積­極,他們把放鬆防疫措施上­升到「解放」政府對個人自由管制的­政治高度。「疫苗護照」是否必要與可行,屬於公共政策,本應由防疫專家和商業­界共同研究、討論,在整個社會取得共識,不應泛政治化。正如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它的確有不少弊端。首先,在疫苗供應尚緊缺,預約接種不易的當下,符合資格優先接種疫苗­的人在抗疫中已占優勢,「疫苗護苗」將讓他們在出行、工作和娛樂上更加擁有­優勢,從而造成不公平。其次,即使疫苗供應緊張的情­勢緩解,少數族裔和低收入社區­接種率仍相對較低,「疫苗護照」可能導致這群人更易受­歧視。第三,目前尚不確定接種新冠­疫苗後的免疫力能維持­多久,是否能阻止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以及對變種病毒是否有­效,若人們把「疫苗護照」作為「護身符」,後果難以設想。第四,一些人由於健康和宗教­原因不接種疫苗,實行「疫苗護照」也會讓他們受到影響。而一些餐館、髮廊、商店等對能否執行要顧­客提供「疫苗護照」的措施也感到為難。以上種種都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有辦法可解決,不必上綱上線,犯不著把它當作攻擊政­治對手的工具。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