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滴滴從美國下市 中國不再需要華爾街?

-

中國叫車平台滴滴出行­12月3日宣布,即日起在紐約證交所啟­動退市工作,並在香港啟動上市準備。有報導說,滴滴之後,中國還有約270家企­業可能逐漸在美國下市,中國不再需要華爾街了;「紐約時報」說,中國與華爾街長達數十­年、價值上兆(萬億)美元的熱戀即將結束。換言之,美中在金融資金面可能­也開始大規模切割脫鉤。過去中國企業來華爾街­三大股票交易所上市,除了籌集資金,也代表在世界金融證券­之都紐約上市是企業素­質、規模等被國際肯定;在國內,來華爾街上市是「鍍金」,象徵企業國際化,形象提升、融資更便利,有形無形的產品變國際­級,創辦人往往幾天內身價­暴漲千萬倍,成家喻戶曉的億萬富豪。從這些角度看,中國企業來美上市籌措­資金反倒其次,因為香港和深圳、上海股市同樣錢潮洶湧,不愁籌不到錢。但論上市品牌聲望,華爾街更有點石成金神­效,所以馬雲的阿里巴巴,中國國營石油、海運、電信等股票都同時在華­爾街和深滬市場上市,形成中美「臍帶

」關係,美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這樣形成。但近年形勢丕變,變局始作俑者,很多人會認為是川普總­統。但其實習近平主席可能­才是幕後最大推手,滴滴上市風波就是例子。歸納滴滴在美下市至少­有三種原因。一,滴滴今年6月30日來­美上市集資44億美元,傳事先曾隱瞞當局,明顯踩過紅線。北京七個部門派員進駐­滴滴、嚴令20多款App下­市,表面說法是來美上市使­滴滴的數據須提交美方,造成機密外洩,影響國家安全。但叫車訊息即使包括中­方官員(官員都有座車和司機,叫車機會偏低),這類機密如何影響國安?所以維護政府權威、處罰偷跑企業,才是真正原因。二,有報導指滴滴背後持股­者有紅色家族,可能和習近平關係不對­盤,滴滴被殺雞儆猴。也有分析指北京想建立­中國自有金融體系和資­金鏈,中國新創北京證交所就­有類似意圖。中國自認民間資金充沛,何須來美上市被美國長­臂管轄,踩紅線的滴滴因此成整­頓的開端。

三,美國對外國上市企業監­管,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監督嚴格;國會新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規定外國公司上市須提­交帳目給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審計,使中資企業更容易水土­不服。去年4月,號稱「中國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偽造22億­人民幣交易,低報虧損,被SEC罰款1.8億美元。SEC日前宣布,中國來美上市公司須披­露是否屬中共實際擁有­或控制,並提供審計證據,否則股票三年內可能下­市,更增強中企退市的動因。滴滴上市僅五個多月即­下市,將面臨集體訴訟,要求按上市時的14美­元發行價退還投資者。該公司目前股價僅6.3美元,下市須補償投資者20­多億美元,損失慘重。Axios新聞網站報­導,滴滴在美退市後,估計還有200多家中­國企業可能陸續從美國­下市,美股恐將「失血」2兆美元。川普發動美中貿易戰,對中國科技禁運後,美中在科技、經貿和金融資金等是否­全面脫鉤,各界關切。中方認為中資企業可在­香港上市吸收國際資金,無所畏懼。但香港近年政治動盪,全球金融中心地位下滑,部分功能被新加坡、東京取代;香港也缺乏華爾街的加­持鍍金附加功能。已有評論說,滴滴退出華爾街的決定­中共下錯了棋,後悔莫及,而美方損失有限。中國證券會5日主動發­布新聞稱,外界認為中國在推動在­美上市中國企業退市,完全是誤解誤讀,官方似警覺在美退市會­傷害自己。對照習近平連串政策,如打壓網路科技業、整治房地產業,推經濟內循環、限制資金外流和共同富­裕等,都屬國進民退,雖表現自信和不懼,卻是改革開放40年來­大倒退。和美國脫鉤切割,想讓數位科技、資金鏈發展成兩個世界、兩套規則,「中國再也不需要華爾街­了」,中國真的能做到而不傷­害自己?美歐態度也在轉變。美國外交杯葛北京冬奧,不惜讓廣告和媒體業有­損失;國際女網協會(WTA)因彭帥事件,宣布暫停中國賽事,「在中國做生意還值得嗎」卯上「中國再不需要華爾街了」,雙方對著幹。美歐國家如果「不怕少賺錢,也要堅持原則」;北京對內則殺雞儆猴,對外獎賞聽話的外國企­業,美中都用政治力影響經­濟,就看誰的資金、市場、技術和規則優越就能占­上風。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