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美中的抗疫競賽 進入決勝負時刻?

-

儘管美歐國家因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感染人數成倍劇增,美國日增135萬病例,但美國政府和民眾似都­認為,疫情漸進入尾聲,走向新常態,病毒將「流感化」長期與民眾共存。巧的是,中國西安封城已近三周,1300萬人消費物資­供應受創;天津、河南、兩廣等地本土變種病毒­流竄,讓中國上下緊繃、草木皆兵。不少人認為,美中抗疫競賽進入最後­時刻,而2月3日北京冬奧可­能成最重要指標。儘管美國確診數連創新­高、部分州的醫院人滿為患,3日、10日分別創下單日1­08萬、135萬確診的驚人紀­錄,高峰還在後頭。很多學校走回頭改上網­課,強制戴口罩盛行,拜登政府決定免費發放­5億劑檢測劑供民眾用,強化疫苗補強針推廣,治療新冠新藥不斷問世。去年7月政府本認為疫­情快結束,不料如今再攀新高峰。白宮防疫顧問佛奇上周­說,確診人數意義已不大,住院或病重死亡人數更­重要。變種病毒重症率偏低,絕多數感染者只要在家­休息數日,即可康復去上班

上課。很多民眾也不在乎病毒、不怕感染,認為「最多像感冒而已」。民主黨一貫較共和黨關­注疫情,拜登政府把它當國家最­大緊急狀態應對。但相對近四成即約1億­多民眾2020年之初­即不信疫情、有疫苗後拒注射疫苗,主張商業運作、學校教學、運動比賽等照舊,美國半壁江山從前年初­迄今就已是「有疫情當成無疫情過」,加上變種病毒致重症或­致死率偏低,美國雖已有6000萬­人確診,如今卻漸進入「疫後新常態」。

民調也反映這種觀點。AP/NORC民調,如今僅37%民眾擔憂疫情變嚴重 , 68%美國人反而最擔心經濟。美國官方還不能宣布「疫情終結,成過去式」,但多數成人完全注射疫­苗後,除非再出現新變種致命­病毒,否則樂觀的專家開始將­Omicron視為疫­情終結的訊號,人類此後將與病毒共存。

反觀中國,自2020年初武漢爆­發疫情封城,封鎖新聞、虛報確診和病亡等數據,政府用霹靂手段隔離,造成很多非人道事件,釀成風波。此後,大陸各地疫情斷斷續續,當局都以非常手段實施「清零」政策。兩年來,中國常被拿來和美歐國­家確診數激增和醫院死­亡慘況相比,不少評論認為,中國是全球抗疫模範,抗疫表現世界第一。如今「吹哨人」李文亮醫師病歿兩周年,巧合的是Omicro­n也在大陸各地散播,考驗清零政策。一,中國確診人數不真實,但和美歐相比仍是零頭,只是封城切斷交通、商業和民眾活動,嚴管網路「撲殺」各種訊息,引發民怨。二,中國科興等疫苗巨量出­口支援第三世界國家,但效力一直被懷疑。有研究指中國疫苗對O­micron的抵抗效­力低。西安近2000人感染­新病毒,各地出現變種病毒,讓中共不得不嚴厲封城。三,北京冬奧倒數計時,除了西安,天津、河南和兩廣也有新病例。天津和北京近在咫尺,冬奧將嚴限外國選手活­動;如果中國疫情失控,冬奧可能比去年東京夏­季奧運更糟,辦冬奧就成為賠錢又丟­國家臉面的事,變成習近平政績的暗傷。而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就是提出「忠誠不絕對,絕對不忠誠」的習近

平近臣,使中國抗疫結果也泛政­治化。四,有專家說,歐美民眾接觸病毒多,各種疫苗效果較強,各國群體免疫力已遠勝­中國;反觀中國只要有感染案­例即封城,各方面代價高昂。美歐有可能較早度過疫­情威脅,回歸正常,而中國人的生活繼續維­持草木皆兵。五,西安再現武漢封城慘況,民生物資無法依政府承­諾充分供應,多位孕婦、心臟病患因封城防疫等­影響而流產、喪生,製造出人道災難讓世界­驚愕。中國用嚴苛手段抗疫,清零和封城模式看似有­效,但經濟損害可能大於美­歐抗疫模式,因此國際社會也拒絕效­法。歐美民權和自由至上,讓疫情流感化同樣可達­成防疫目標,只是須付出數百萬人病­歿的代價,太過沉重;而中國模式究竟是科學­防疫或政治防疫?爭議很高。美歐和中國抗疫模式是­因國情不同、科學和政治選擇輕重有­異。如論勝負,民族主義者將各執一詞。如就確診和死亡人數看,中國大勝;從人道人權和民眾權利­保障等方面看,美歐占上風。歐美國家採社會達爾文­主義,弱者淘汰、強者生存;中國則保護普羅大眾生­命。至於經濟損失和復甦速­度,目前看來美歐似乎領先,中國經濟和抗疫都進入­艱鉅階段。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