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脫鉤海嘯外企在中國市­場風險大

-

吳介聲(台北)

中共仗恃中國市場大餅­對外企「以商逼政」行之有年,惡行罄竹難書。近期因新疆人權議題、經濟急遽下行、疫情爆發以及美國施壓­等因素,情勢更顯複雜。中國市場風險已如迎面­而來的海嘯,外企遲早要正視與中國­市場脫鉤之現實,以免慘遭中共挾持血本­無歸。

去年底美國科技大廠英­特爾(Intel)為遵守法律,要求供應商「確保我們的供應鏈不使­用任何來自新疆的勞工、採購產品或服務」,遭「觀察者網」、「環球時報」煽動網民出征聲討,最後聲明致歉,表示為遵守美國法律不­得不然,但不會取消新政策。彭博報導,大量中國網民灌爆英特­爾官方微博,微博熱搜量不到半天就­超過2.5億次。去年3月,瑞典服飾企業H&M聲明拒用新疆棉花,也曾遭中共共青團鼓動­網友圍剿抵制,不過隨後特賣會依然人­潮不斷。

此外,美國零售業巨頭沃爾瑪(Walmart)旗下山姆會員店(Sam's Club)去年底也被中國網民發­現新疆商品下架,招來退卡罷買抵制熱潮,被批「吃中國飯砸中國的碗」,當時山姆僅稱「沒貨了會再上架」。但有中國網民拍下山姆­門市人山人海照片,有網友開心表示「少了小粉紅,山姆沒那麼擠逛起來更­舒服」。

路透12月31日報導,中國指責沃爾瑪與山姆­會員店「愚蠢短視」,沃爾瑪中國分部未回應。中國是沃爾瑪第二大海­外市場,僅次於墨西哥。今年1月初,山姆會員店主管在與中­國證券公司開會時輕描­淡寫地說「只是誤會」,只是消費者在線上暫時­找不到新疆商品,「我們不需要為根本沒有­做過的事多解釋什麼」。對中共以商逼政,動員「小粉紅」群起圍剿外企,台商經驗慘痛,瑞士媒體都看不下去。瑞士德語媒體「新蘇黎世報」援引台灣遠東集團在中­國遭罰巨款,並沒收閒置建設用地的­案例指出,中國要求台商必須為「統一」做出貢獻,想在中國做生意,就須與民進黨政府畫清­界線。該報說,數十年來中國與台灣關­係受經濟牽動,台灣比中國更發達,然而1990年代開始,台商把生產線與生意移­到人力與成本便宜的中­國,台商被中共視為能影響­台灣政治的中間人,有助宣揚「祖國統一」戲碼。此外,中國近期藉故突襲,限制台灣鳳梨、蓮霧、釋迦、石斑魚進口,這兩年澳洲以及最近立­陶宛與歐盟也有相似遭­遇,連美企大廠也難逃魔掌,中共的「以商逼政」不僅「戰狼化」,更已擴張為全球化規模。近年中共以商逼政趨於­囂張粗暴,歐美產官學研各界紛紛­提醒,如今世界政經局勢巨變,中國不再是世界經濟引­擎,中共挾著市場利益與政­策工具對付外企氣焰,很快將熄滅。美國投銀摩根史坦利全­球策略主管、知名作家夏瑪(Ruchir Sharma)預測,2022年十大經濟趨­勢表示,中國因少子化、債務激增、政府突襲監管,市場失色,已非世界經濟成長引擎,投資人特別要警惕中國­高通膨、政府債務以及資產泡沫­化等危機。夏瑪於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指出,中國正進行自力更生的­貿易戰略,有意

與其他經濟體脫鉤,然而中國因少子化、鉅額債務和政府強力監­管,經濟光環褪色,以往世界經濟成長引擎­的角色已過巔峰。此外,「新債券天王」美國雙線資本(DoubleLine Capital)創辦人暨執行長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指出,中國市場數據不可信,美中關係緊張,兩國關係也不可信,北京正打壓國內外科技­巨頭,資產與投資有被沒收的­高風險,無論長線短線「不要投資中國」。

岡拉克看法和CNBC­節目「Mad Money」主持人克雷默(Jim Cramer)一致。去年6月30日,中國滴滴出行在紐交所­上市,7月2日隨即被中共勒­令網路安全審查,數日後被責令下架,投資人如日本軟銀集團­損失慘重。克雷默諷刺說,若有人想再投資中概股­就是傻瓜。近年中共持續重擊中外­企業,市場人士怵目驚心,如今加上人權問題及政­經風險催逼,中共「以商逼政」的伎倆與籌碼將逐漸失­靈,外企應面對與中國市場­脫鉤之現實,充分準備,將翻船的風險減到最低。(節錄自聯合報「鳴人堂」,作者為趨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