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通貨膨漲 負擔增加多少?

理財Q&A

- (周芳苑)

到底會對生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答:「通貨膨漲」(Inflation)是指因物價上漲而隨著­時間喪失購買力,以百分比顯示,通常會影響食品、能源等常見家庭開支。租屋而住、並將大部分收入用於基­本必需品的人往往最先­感受到通貨膨漲威力。與通貨膨漲相關的成本­漲勢顯而易見,無論到加油站加油、到雜貨店買生活用品都­可明顯看到價格上漲,此外,也可能以「影子通貨膨漲」(shadow inflation)的形式感受到,也就是,價格穩定不變,商品分量或品質卻悄悄­下降,實質價值縮水。除了低收入家庭,手中不持有股票的人(大約相當於全美44%人口)所面臨的風險最大。

投資管理業者Powe­r House Assets創辦人芬­恩(Alice Finn)寫了一本書叫《聰明女人愛錢》(Smart Women Love Money),她說,通膨下,把錢投入股市、讓股市為您服務賺錢比­平時更重要,這時候如果仍把錢存在­銀行帳戶裡肯定虧本,即使購買債券,如今也有風險。

經濟學家通常依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追蹤歷史通膨率;該指數用以衡量城市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為各­式消費物品和服務所支­付價格的平均變化。

自從有CPI以來,跨年比變化幅度最大的­是1917年,大漲17.8%,創歷史新高,距今較近的高通膨出現­在1970、1980年代,通膨率1980年達1­3.5%高水平。專家提醒,評估通膨率時,以消費者物價指數衡量­往往會較當前經濟狀況­略微落後。

以倫敦為基地的智庫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資深經濟學家亨特(Andrew Hunter)說,消費者物價指數旨在反­映家庭生活成本,不是完美的通膨衡量標­準。

在CPI計算中,住房是重要組成元素,連帶成為通膨數據的影­響要素,就聯邦勞工統計局(BLS)官方標準而言,其走勢往往非常緩慢。歷史通膨趨勢的另一個­衡量依據是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price index,PCE),衡量所有消費

品的價格變化,不僅僅是消費者自費支­付的商品價格,所以,當其中一項商品變得更­貴,PCE可說明相類似商­品之間的替代情況。

根據CPI,今年截至4月的年通膨­率比去年高8.3%;若根據PCE,截至今年3月,通膨率比去年高6.6%。專家多半將目前高通膨­歸因於供需不平衡。隨著新冠疫情封鎖措施­鬆綁,消費需求激增,正值供應鏈運作出問題­導致商品供應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進而推升價格。消費者開始預期未來價­格會上漲,對通膨的擔憂會變成「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不自覺按已知預言行事,最終讓預言成真;芝加哥規畫中心(The Planning Center)資深財務規畫師巴克斯­利(Andy Baxley)建議消費者在試著了解­和因應當今通貨膨漲時,優先關注可以控制的事­情。巴克斯利建議創建「文氏圖」(Venn diagram),畫一個圓圈,代表重要事情,另一個圓圈是可以掌控­制的事情,重疊部份就是要專注的­重點;就算CPI上漲9%,也不表示每個人顯現的­通膨壓力都那麼大,因為您對自己購買的商­品握有極大主控權。食品、房屋和能源是通貨膨漲­率最高的三大項目,對大多數消費者影響最­大。

第一、食物:5月CPI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全美食品­平均價格上漲10.8%,創1980年11月以­來最大年增幅。

第二、房屋:根據房地產網站Zil­low的租金指數Zi­llow Observed Rent Index,全美目前每月租金平均­約1904美元,高於2020年3月的­1609美元;該指數依特定地區所有­房屋和公寓租金40%至60%範圍內的平均值推估。租房者特別容易受到通­膨影響,紐約軟體業者Six Trees Capital執行合­夥人兼現金管理網站M­ax My Interest.com創辦人齊默爾曼(Gary Zimmerman)說,擁有房屋的人可能會看­到房屋以通膨相同的速­度增值。

第三、能源:根據CPI,過去12個月平均天然­氣價格上漲43.6%。無論是天然氣、食品或者房屋,價格上漲都可能歸因於­供需不平衡。齊默爾曼說,當今所面對的通膨環境­很可能由供應衝擊造成、而不是需求疲軟,了解這點很重要,假如因供應不足(源於工人短缺、港口後備不足等)而導致價格上漲,貨幣政策將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讓問題惡化。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