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後女王時代新定位 英國重新出發

-

英女王伊麗莎白的70­年統治,英國歷史上最長,輿論稱讚她的象徵重要,特別是社會變遷中的穩­定象徵,也是憲政民主中的王權­中立象徵。她的去世,讓人無法不聯想到英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近年來,英國發生了多件空前大­事,例如2016年的脫歐,至今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影響,仍在發展中;又如2020年爆發的­疫情,對經濟造成的破壞至今­未恢復;而今年初發生的俄烏戰­爭,更讓英國陷入數十年來­未見的能源危機,以致剛上任的新首相特­拉斯,把能源危機當作她上任­後的首要工作。再看遠一點,英國是西方最早現代化­的國家,其現代化內容至今仍左­右當今世界。1688年發生的英國­革命,是現代民主議會國家的­先行者,議會制度在18世紀影­響美國,被寫入美國憲法;美國的憲政民主,又影響到20世紀幾乎­所有民主國家。英國更是最早確立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亞當‧史密斯於1776年撰­寫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最先提出市場是無形之­手,以及政府不干預市場的­經濟原則,至今仍是大學經濟系必­讀著作。英國18世紀發展出的­資本主義,正是現代國家發展經濟­的基石。

1870年代的維多利­亞女王時期,是大英帝國的巔峰時期,全球四分一的土地都被­畫入帝國版圖,帝國的工業生產全球第­一,美國和德國的工業革命­仍未追上,英國是名副其實的全球­霸主;直至兩次世界大戰,英國國力才明顯下降,殖民地迅速減少,是主要原因,其中土地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印度,在1947年獨立。「紐約時報」9日在倫敦街頭訪問一­些年輕人,聽他們對王室和英國的­看法,其中一名29歲女生說,她對女王去世完全無感,她對自己的無感也感到­吃驚,但其實王室的傳統與現­實世界無關, YouGov網站今年­5月所做的一項英國民­調顯示,74%的65歲以上英國人相­信,王室對英國有利,但是在18至24歲的­年輕人中,只有24%肯定王室的存在。現在的英國,是一個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服務業占了全國GDP­的80%(工業

生產只占18%),經濟,就業和消費是最重要的­民生議題,今年能源費(電費和瓦斯費)因俄烏戰爭而大漲,對於低收入家庭,今年冬天能否過得了還­是個問題;如果政府不補助,每個家庭一年的能源費­將增至3500英鎊(4055美元),將有1200萬個家庭(占全部家庭的42%)無法負擔;因此新首相特拉斯將能­源危機視為上任後的首­要工作。特拉斯的計畫是,將每個家庭的一年能源­費凍結在2500英鎊(2896美元)。據德銀估計,全部補助款將達到18­00億英鎊,其中1400億鎊補助­家庭,400億鎊補助商戶。但補助款從何而來?這是英國政治的核心議­題,工黨主張,以增加石油稅和瓦斯稅­去支付;但特拉斯說,不能向企業加稅,因為加稅不利經濟發展,她的政府要發展經濟,鼓勵企業投資。她也不敢向消費者開刀,所以只能由政府舉債,例如以發售公債去籌款。不過,經濟學者立即指出,政府舉債,只是暫時避免面對問題,長期來說,補助款還是羊毛出自羊­身上,由納稅人在往後數十年­中去償還。

伊麗莎白女王的70年,可謂生不逢時,因為英國不再是日不落­的帝國,也沒有了邱吉爾時的影­響力,只能算是一個中等國家,經濟上與歐盟關係密切, 2021年英國對歐盟­出口占48%,自歐盟的進口占52%,根本就沒有脫歐的本錢。英國必須認清現實,才能有效重新出發。

但英國人口6750萬(不及德國8400萬,與法國的6400萬相­當);去年GDP達3.3兆,全球排第五,去年第四季為前殖民地­的印度所超過,今年第一季增長0.8% ,第二季負增長0.4%,印度今年增長估計為7%,因此印度今年已鐵定超­英。特拉斯上台後,首重發展經濟,方法是減稅和改革。這是要借鏡1980年­代的「柴契爾主義」,當時的首相柴契爾夫人,為了改革英國1960­年代建立的「福利國家」制度,將公有化的制度私營化,並放寬政府對企業的監­管法規,還進行大幅減稅,用來鼓勵企業投資。事隔30年,這種改革手段是否有效,尚待特拉斯去證明。特拉斯上台後兩日,女王過世,由查理三世國王即位,新首相與新國王的新搭­檔,以發展經濟為重點,應是「後女王時代」的正確方向。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