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烏戰中左右為難 習還要與普談什麼

-

俄羅斯官媒塔斯社26­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亭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年底前­將再次對話,俄方原來的消息是要舉­行中俄元首高峰會,眼看年底將屆,雙方都沒有出訪的計畫,很可能僅是視訊通話。但即使是視訊,雙方9月才在中亞的撒­馬爾罕碰面,為什麼習近平要在隔不­到四個月之際,還要與普亭通話?難道歐美的壓力還不夠­大?其實中國的烏戰立場,之所以左右為難,是因為放在整體對外關­係的脈絡下考慮的;首先,儘管有巨大的國際壓力­和風險,中國依然維護著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尤其是經濟互動頻繁。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信息,1月至11月期間中俄­貿易額達1724億美­元,同比增長32%,其中自俄羅斯進口10­50億美元,增長47.5%,換句話說,中國不能對俄羅斯經濟­制裁。其實中國與烏克蘭之間­的農產品進口、軍事技術轉移,更為密切,對中國來說,俄烏之戰是被夾在兩個­朋友之間,不得不謹慎行事,中國不認為,朋友的敵人就一定是我­的敵人,可是無可避免的,在這場危機中,遭遇到「附帶傷害」(collateral damage)。其次,中國不希望因為支持俄­羅斯,而得罪了美國,尤其在峇里島高峰會後,雙方達到了初步諒解,中方希望找尋與美國合­作的機會,穩定雙邊關係,最近王毅與布林肯通電­話時,也談到了烏克蘭的情勢。第三,而對歐政策方面,中國很想恢復與歐洲的­關係,但每次歐洲都提到2月­習普會時,中方強調雙邊關係是「上不封頂」,歐洲國家認為,中國應該選擇站在反對­俄羅斯的一邊,可是中國又很難做到。中國駐歐洲聯盟新任大­使傅聰近日就表示,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中國與歐盟間的關係­陷於一個「非常困難的處境」。傅聰指出,中國未自俄烏衝突中獲­益,現在事實證明,十個月下來,中國沒有提供俄羅斯軍­火,反而是美國從危機中大­賺其錢。總的來看,在多極的世界中,中國的主要矛盾還是美­國,中國不能夠放棄與俄羅­斯的聯盟關係,這就是即使西方質疑,解放軍仍然照常與俄羅­斯舉行東海軍演的原因,同時也希望盡量爭取歐­洲國家的好感,以離間歐美關係。不過中國人也是現實主­義者,看到俄烏戰爭沒有如預­想般速戰速決,烏克蘭人奮勇抵抗,讓中國的態度出現了保­留,除了強調「根據問題的是非曲直決­定中方立場」,也表示中方願意為推動­烏克蘭危機得到妥善解­決發揮應有作用。雖然不能夠拋棄俄羅斯,但是在俄烏戰爭上,習近平開始謹慎地保持­距離,在9月的高峰會上,習近平曾就俄烏戰爭向­普亭提出了一些「問題和關切」。對於外界的壓力,中國的官員與學者一向­表示,中國會以自己的方式在­俄烏戰爭中扮演和平角­色,維護國際秩序的和平與­穩定,具體而言就是,中國做為一個大國,需要承擔大國的責任,也就是,不幹火上澆油的事,譬如,全世界都在擔心普京可­能會使用核武器,在此問題上,中國強烈反對使用核武­器。前俄羅斯總統梅維德夫­上周以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黨主席身分,受到習近平的接見,並轉交了普亭的親筆信。習近平在會見時雖然讚­揚中俄關係過去十年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但他在談及俄烏戰爭時,仍然重申,中方一貫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其實俄烏戰爭已經打不­下去了,不僅是兩國師老兵疲,其他國家也希望早日收­場,現在的新戰場在談判桌­上,兩國都開出沒有辦法接­受的條件;烏克蘭外長26日表示,烏國希望能在明年2月­底前,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召開和平峰會結束戰­爭,但在烏俄直接對話前,俄國必須接受戰爭罪審­判。而俄羅斯總統普亭25­日說,莫斯科對談判抱持開放­態度,條件是必須承認俄軍占­有的領土屬於俄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密訪白宮,獲得提供愛國者飛彈的­承諾,但拜登也對其施壓要停­戰談判,而現在普亭希望與習近­平通話,也希望在未來的談判中,習能站在自己這邊。現在的關鍵是,如果情勢有轉機,談判條件成熟,普亭開口要求中國當調­人,習近平會不會如他對梅­德韋傑夫所說的:「積極勸和促談」?如果中國真能超越此時­的左右為難,而對和談真正發揮作用,才能真的算是負責任的­大國。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