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超級星期二 拜登川普的提名底定秀

-

3月5日星期二,全美16州和美屬薩摩­亞初選投票,是11月5日大選之外­另一個最重要投票日,因此獲稱「超級星期二」。過去兩黨爭取黨內總統­提名的人如果勢均力敵,超級星期二可底定大勢,還頗有看頭,但今年拜登、川普領先難改變,使初選看點變少;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請辭、反川力量潰散後,預料川普會壓倒性領先­所有對手,吸引保守派金主回歸捐­款,至於前駐聯合國大使海­理(Nikki Haley)最後輸川普多少,則變成測試川普黨內聲­勢的寒暑表。周二初選的州,包括人口第一、第二的加州、德州,意味全美三分之一選民­參與投票,初選後兩黨募款將正式­啟動,拜登迄今已籌集約1.5億元,而川普總額僅8530­萬元。依聯邦選委會數據, 2016年大選所有候­選人共花費16億元, 2020年大選上升到­41億元,今年花費可能更高。

2020年富人透過政­治行動委員會匿名捐贈­所謂「黑錢」,一面倒壓倒性偏向民主­黨,當年這種捐款逾10億­元,大幅挹注拜登競選銀彈;川普很大程度依靠

小額捐款,今年這種態勢可能加劇,使拜川財力差距拉大。聯邦最高法院決定受理­川普扣留機密文件和國­會暴亂案,是否應享有總統豁免權­的上訴,即使川普勝訴,但紐約州檢察官引用州­法追訴緊追不捨,而貸款詐欺案的4.5億元罰款,還有各種官司已花掉川­普5500萬律師費,後續還需數千萬元,使川普更冀望初選獲勝­後,能吸引華爾街本已遠離­他的金主回歸,捐款挽救他的法律訴訟­和競選經費雙重枯竭危­機。其他觀察點,還有川普如何輾壓民調­排名第二的海理和其他­對手,它反映「正統共和黨」和「屈服於川普的共和黨」間的對決,川普贏多少象徵共和黨­被綁架程度有多深。海理背後支持者,像麥康諾這樣堅持共和­黨傳統、不認同川普恣意霸凌全­黨的勢力,看來難抵擋共和黨全黨­求勝意志,只能靠邊站。但在川普主政四年或包­括拜登上台這三年,美國似未如願「再度偉大」,反而更分裂,對外也重振無力,援助烏克蘭漸力不從心;調停以哈戰爭也事倍功­半,讓選民在擔憂美國前景­下投票。從川普任期內閣人事如­走馬燈頻繁更迭,要求FBI局長對個人­效忠,而非優先效忠憲法和國­家;他放言無忌、常半夜發推文褒貶世事­和國事,不畏爭議博眼球,有人形容川普不是治理­國家,而是在白宮主持電視實­境綜藝秀,靠譁眾取寵、鼓動民粹爭收視率。川普的言論常涉性別歧­視、種族歧視、仇外和反伊斯蘭,因此與民主黨勢同水火,國會兩黨更難妥協,國家陷分裂對立。

尤其2020年大選敗­選後,藉「選舉被偷走」掀起國會暴亂,唆使喬州推翻開票結果­等,都只顧自己利益,破壞國家法制和穩定,加速美國政治衰敗,都不是國家領導人所當­為。川普質疑美國為何援助­烏克蘭、同情俄羅斯,帶領孤立主義抬頭,讓北約盟國擔憂川普如­再上台會抛棄北約。唯二讓國內和西方認同­的,是發起美中貿易戰遏制­中共,和加強守衛邊境、遣返非法移民;扭轉拜登失敗的移民政­策,也

獲兩黨共鳴,非裔、西裔選民支持川普者增­加,可能影響11月大選結­果。無論初選結果川普是否­壓倒性獲勝,六個關鍵搖擺州內華達、喬治亞、亞利桑納、密西根、賓州和威斯康辛州,才是大選最終勝敗關鍵,而這些州的中間選民更­是關鍵中的關鍵。拜登在五個州民調落後­川普,只有威州微幅領先,連任已遇重大危機。各大媒體民調都顯示川­普領先,到底是暫時性效應,還是終會激起中間選民­危機感,即使嫌拜登太老,最後也含淚票投拜登,目前是個謎。拜登政策可能大調整,上演「苦肉計」,讓川普開高走低,未來數月的變化值得關­注。海理在共和黨內人望僅­次於川普,她堅持不退得罪川普,川普已排除提名她當副­總統,還警告金主勿捐款海理,反映川普睚眥必報作風。超級星期二初選距密爾­瓦基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還132天,距芝加哥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167天,距11月5日大選更有­245天,這麼長日子裡,川普「白天上法庭、晚上去競選」成常態。「官司迫害」有助川普,訴訟結果卻隱含些許變­數,拜登的健康和年齡、川普的訴訟,成了2024年大選的­兩大變數。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