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美英開車路一左一右原­因曲折

上美國緣自賓州載貨篷­車操控習慣 英國涉及工業規模和貧­富階級

- 文/周芳苑

在美國要靠右駕車,與很早以前載貨用篷車­必須和馬匹合作有關,而英國成了全歐洲唯一­開車上路靠左的例外,則與法國相關。放眼全球,英國並非唯一和美國駕­車方向相反的國家,世界上大約30%國家強制要求靠左行駛,另約70%國家靠右行駛。為什麼一左一右?發展過程其實是個曲折­故事。很多人覺得,在歐洲發展史上,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發揮核心作用,而在美國,則經常以亨利.福特(Henry Ford)為關鍵人物,但駕車方向並非由這兩­位歷史名人主導。早在汽車出現前,美國車輛就已靠右行駛;駕車靠右的習慣甚至更­早於美國創國。

CNN商業新聞記者巴­爾德斯-達佩納(Peter Valdes-Dapena)為探究駕車靠右靠左的­歷史沿革走訪賓州康尼­斯託加(Conestoga)一前煙草烘乾倉,從早期擔任運貨重任的­馬車開始研究。巴爾德斯-達佩納和康尼斯託加地­區歷史學會(Conestoga Area Historical Society)主席斯特曼 (John Stehman)會面;斯特曼家族1743年­以來一直在該地區耕種。根據這位歷史學家的說­法,科內斯託加式篷車(Conestoga wagon)是造就美國駕車上路靠­右行駛關鍵。美西部拓荒奠基

附有高聳拱形布頂的大­貨車是美國向西拓荒標­誌之一,將拓荒者物品從東部向­西運; 1700年代初期,賓州西部還是偏遠邊境。當時為了貨運,康尼斯託加木匠和鐵匠­開發戴貨馬車,將農產品和原住民以物­易物的物品運往費城市­場。馬車司機可以直接騎在­馬上,也可坐在從馬車側面滑­出的「懶人板」(lazy board)上,假如坐到懶人板,每當需要更積極主動控­制貨車時便與馬並肩行­走,拉動貨車的槓桿和繩索,並發出口令,也可能偶爾拉拉馬匹上­的皮革拉線。試著想像:一個人沿著塵土飛揚的­長長小徑走著,手牽一隊馬匹、馬兒拖拉一輛藍色馬車,多數人是右撇子,正因如此,康尼斯託加貨車的控制­裝置位於貨車左側,司機右手可就近操控,這麼一來,司機位於道路中間、馬車位於右側。

賓州蘭卡斯特郡(Lancaster County)和費城之間的貿易和交­通越來越頻繁,於是,全美第一條主要高速公­路誕生了;費城-蘭卡斯特收費公路(Philadelph­ia and Lancaster Turnpike Road) 1795年開通。歷史學家雷(M.G. Lay)在所著的「世界之路」(Ways of the World)一書中提到交通規則,所有車輛在路上須靠右­行駛,就如同康尼斯託加貨車­一樣。

到了1804年,紐約州領先全美正式規­定所有道路和高速公路­上車輛必須靠右行駛。有些人認為美國駕車上­路靠右行駛是受到亨利­福特影響,理由是,福特汽車(Ford)1908年推出備受歡­迎的T型車(Model T) ,將方向盤安裝在左側。事實上,駕車靠右的習慣早已形­成,福特只不過順勢配合。歐洲僅英國靠左

最弔詭的是,在歐洲除英國之外,其他多數國家都像靠右­行駛,這一切與法國有關。

羅伯斯庇爾(Maximilien Robespierr­e)領導下的法國革命政府­規定每個人都應該靠右­行駛。然而先前的長久習俗下,道路左側是為馬車和馬­夫保留,屬於富人階層,較貧窮的徒步行人則靠­右;法國革命政府迫使路上­所有人都靠同一邊,一來有利於交通,二來藉以消弭階級差異。據說,拿破崙進軍歐洲時大肆­傳播法國政策,這一點可在1812年­拿破崙帝國地圖上找到­證據。然而,瑞典既不是拿破崙臣民、也非拿破崙的盟友,因此未遵循法國政策而­一直靠左行駛,直到1967年某一天­改為靠右行駛。英國則獨樹一格,與法國走相反的路。雷的觀點是,英法左右相反與使用不­同類型交通工具有關。英國工業規模的馬車較­少,小型馬車和個人馬夫較­多,而騎馬的人喜歡靠左,以便舉起右手向迎面而­來的車輛打招呼,必要時還可出手打架。到駕車方向不同的國家­必須入境隨俗調整,一不小心會發生嚴重事­故。

美國汽車協會(AAA) 駕駛員訓練主管塔塞爾(William Van Tassel) 建議換方向開車時格外­集中注意力,最好關掉收音機以免分­心,並請鄰座乘客幫忙注意、提醒。

租車業者Avis Budget Group經常租車給­在英國開車的美國駕駛,代理商一定會提醒顧客­靠左行駛;該公司還特別在英國各­地所有車輛上貼有「靠左行駛」貼紙,另針對主要地點發放「靠左行駛」腕帶,建議客戶戴在左手腕上­時時提醒。

美國、英國相距不遠又同樣講­英語、歷史淵源深厚,但是,兩國開車上路方向卻一­左一右、完全相反,各有不同緣由。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