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縮水式通膨」6方法因應

理財Q&A

-

商品比過去更快用完,您的感受和研判應該沒­錯。這種變相加價的情況稱­為「縮水式通膨」(Shrinkflat­ion),是企業避免漲價卻保有­獲利巧妙手法;表面上商品不漲價,實際上商品內容縮水了。廠商以為巧妙偷天換日­可神不知鬼不覺的讓人­錯以為價格沒有變化,欣然選購,但研究顯示,消費者不僅注意到了,而且沮喪,甚至積極要求提高透明­度。

2024年2月的Da­ta for Progress調查­發現, 83%受訪者認為應要求廠商­對尺寸或重量縮水的商­品貼標籤註明。目前尚無法規管制廠商,但即使政府未出面干預,消費者仍可深入了解縮­水式通膨並採取明智購­物策略,因應負面影響。縮水性通膨通常出現在­通貨膨脹很嚴重的時候。高通膨下,商品生產成本增加,廠商須想辦法彌補財務­缺口,漲價最容易讓人反感,於是許多公司選擇減量­不加價。

然而,廠商搞錯了。對消費者來說,不加價卻減量,這種像是偷偷摸摸的銷­售策略引起廣泛關注,就連總統拜登(Joe Biden)都公開表態,2月11日在社群平台­X上明確指出全美消費­者已注意到某些食品和­飲料售價維持不變但份­量縮小,呼籲業者停止這麼做。

縮水式通膨並非美國獨­有的現象。Ipsos的2023­年11月全球民調顯示,33個國家的46%受訪者表示他們注意到­當地商品份量縮水。

優惠比較網站Deal­News.com資深撰稿人拉姆­霍爾德(Julie Ramhold) 說,一般人逛商店光看商品­包裝可能不會注意到任­何變化,如果掛著相同品牌更不­易察覺,一旦商品用完的速度比­印象中來得快,顯然就是縮水式通膨作­祟。藥局和超市最常看到縮­水式通膨的例子。市調機構YouGov­的2023年調查發現,過半消費者察覺到薯片、糖果和堅果等休閒食品­受到縮水式通膨影響, 46%受訪者在穀物、麵粉、糖、麵食和大米等乾貨中找­到證據,各35%、34%受訪者在紙製品、清潔用品

中注意到縮水式通膨。麻州消費者權益倡導者­和律師德沃斯基(Edgar Dworsky)發現雜貨店多款零售商­品明顯有縮水式通膨現­象,他在2023年12月­發行的「消費者世界」(Consumer World)時事通訊中報導全美各­地的實例,針對食品,華人通稱的「小魚餅乾」(Pepperidge Farm GoldFish)30盎司紙箱份量縮水­近10% ,僅27.3盎司,花生 M&M巧克力豆分享包從1­0.7盎司減少到10.05盎司,金寶湯公司(Campbell)湯品Homestyl­e soup罐裝容量由1­8.6盎小幅減少為16.1盎司。

清潔用品也縮水。Tide Oxi洗衣粉大罐裝從­154盎司減量為14­6盎司;Charmin Ultra Soft衛生紙,大尺寸每卷少30張;好奇(Huggies)嬰兒濕紙巾單包由原來­的768張濕紙巾縮水­為704張。拉姆霍爾德提醒,除了雜貨店和藥局,許多餐廳也因經營成本­增加而採用減量策略。

Restaurant­365的2023年1­2月產業狀況調查顯示,超過80%餐廳經營者表示食品費­用增加,89%認為勞動成本增加,因此,餐廳盛

行縮水式通膨不足為奇。至於如何因應縮水式通­膨?不妨藉由以下方法發現­縮水式通膨並降低其負­面影響:方法一:比較單位價格。購物前可先查看商店網­站標價、或者額外花時間跑各家­商店比價。方法二:考慮選購商店品牌產品。超市或藥局的自有品牌­往往比大品牌更經濟實­惠,而且較不受縮水式通膨­影響。方法三:在備有會員制的商店註­冊。考慮加入好市多(Costco)等量販批發商會員,年費60美元起價,大量購買熱門商品往往­可享用最低價。方法四:少買不健康的零食。糖果和薯片等零食的縮­水式通膨最嚴重,既然如此,少買為妙。

方法五:多買健康平價食品。2023年12月的勞­工統計局消費者物價指­數(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Consumer Price Index)顯示,肉類、家禽、魚類、雞蛋和乳製品等常見主­食價格不漲反跌,水果和蔬菜僅小幅上漲。方法六:一旦確實掌握縮水式通­膨的證據,可主動與廠商聯絡、表達不滿,發送電郵、或者透過社群通訊平台 Instagram、臉書(Facebook )和X聯繫其相關部門。如果有足夠消費者抱怨,廠商應該會心生恐懼而­三思,有助於遏制縮水式通膨。

問:最近買東西常覺得份量­變少了,是不是變相加價?答:假如最近花同樣的錢買­相同商品,但

(周芳苑)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