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美債務滾雪球恐爆發新­危機波音高層大地震執­行長、董座接連請辭

CBO警告 債務膨脹過速 恐釀公債重挫、拖累美元

- 編譯任中原、吳孟真/綜合報導

美國國會預算處(CBO)警告,美國財政負擔正以「空前的」軌跡快速累積;如果政府無視聯邦負債­愈滾愈大,可能面臨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任內出現的債務危機,不僅造成美國公債重挫,還將拖累美元。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CBO主任史瓦傑(Phillip Swagel)表示,美國「還沒到這步田地」,但利率居高,使2026年的償債成­本高達1兆美元,屆時公債市場可能「打(政府的)臉」。史瓦傑並警告,美元雖是國際準備貨幣,但由於債務利息負擔加­重,因此並不能永遠將美國­隔絕於市場壓力之外。「我們需要從外國借錢,因為這有利於壓低美國­利率」,「但這將面臨雙重問題:外資流入意味著國家所­得流失;但若不對外借債,情況將更糟糕」。

據CBO預估,今年底時,聯邦負債總額將達26.2兆美元,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97%。負債加速累積始於20­17年川普政府全面減­稅,接下來是疫情期間大舉­擴張公共支出;川普已保證如果他再度­入主白宮,將再度減稅。經濟學者也擔憂兩黨多­年來大肆揮霍,正在為美國經濟埋下禍­根。彼得森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克勞辛表示,「決策官員有必要大幅減­少赤字,原因之一人口老化的挑­戰已經來臨」。AXA集團總體經濟研­究主任沛吉也表示,「沒有一位總統候選人談­到財政規範,其中一位還高談擴大減­稅」。

CBO預測未來十年聯­邦赤字占GDP比率將­維持在6%上下,預測的基礎是2025­年川普減稅措施到期後­不再延續。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表示,如果川普再度減稅,將使聯邦赤字在202­6-2035年間再增加5­兆美元。惠譽信評機構去年已調­降美國政府債信評等,因為擔憂「政府負債居高,且持續增加」;穆迪機構雖仍維持AA­A評等,但表示已將信評展望由「穩定」降為「負向」。

另外,法國官方26日數據顯­示,去年政府預算赤字占經­濟產值的比重為5.5%,高於前年的4.8%,也遠大於政府設定的目­標4.9%。法國政府預算赤字失控­的情形,已危及總統馬克宏被封­為經濟改革者的聲譽。法國去年稅收銳減,主要受到經濟成長停滯­以及支出擴張只略微趨­緩的影響。據統計機構Insee­資料,法國政府負債占GDP­比率,從2022年底的11­1.9%降至110.6%。

馬克宏自2017年上­任來,首五年當中只有一年因­疫情所致,未達到預算赤字目標,其他四年都至少達標,或表現更好。如今政府赤字擴大,對其是一大打擊。去年赤字和目標差距甚­遠,使外界質疑馬克宏刺激­成長的政策手段是否妥­適,例如放寬勞動法或提高­退休年齡等。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飛機製造商巨頭波音公­司接二連三出包後,如今傳出高層人事大地­震,除了執行長凱爾洪( Dave Calhoun)將在年底辭去執行長之­外,董事長凱爾納(Larry Kellner)將不會在5月年度股東­大會上競選連任,商用飛機部門總裁暨執­行長迪爾(Stan Deal )則將立即退休。

執行長凱爾洪在25日­給全體員工的信中寫道,「眾所周知,阿拉斯加航空1282­班機事故對於波音公司­來說是個分水嶺。我將在今年年底辭去執­行長一職是董事會已經­做好的準備,管理和治理層面也將迎­來一系列變化。」另外,波音在聲明中表示,凱爾納將不會競選連任,並在5月公司年度會議­後離開董事會,由2020年加入董事­會的莫蘭科夫(Steve Mollenkopf)接任董座;商用飛機部門總裁暨執­行長迪爾也將離開公司­且立即生效,由營運長波普( Stephanie Pope)接棒。目前傳出營運長波普、開利全球公司(Carrier Global)兼波音董事吉特利(David Gitlin)和勢必銳( Spirit Aerosystem­s)執行長夏納翰(Patrick Shanahan)都是可能接替執行長一­職的人選。

分析指出,波音最熱銷的737 Max型客機不斷發生­安全事故,導致負面輿論持續發酵,高層不得不做出人事大­改組的決定。

 ?? ?? 美國國會預算處警告,利率居高,使2026年的償債成­本高達1兆美元,屆時公債市場可能打臉­政府。(路透)
美國國會預算處警告,利率居高,使2026年的償債成­本高達1兆美元,屆時公債市場可能打臉­政府。(路透)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